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2DM)是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下降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发生紊乱。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副作用少,不宜发生低血糖反应,缓解症状有奇效,西医治疗糖尿病降糖显著,但是缓解症状不理想,故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广泛的治疗前景。因此,研究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进而提高中医中药疗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目的观察中药组方“加味参芪地黄汤”通过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初发T2DM的效果,探讨其治疗糖尿病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对象与方法共纳入新诊断的初发T2DM病人95例,导入期半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45例。观察时间3个月,试验前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TCM)、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红细胞膜磷脂成分(PC、PS、PI、PE)、慢性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1基数资料的对比治疗前: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均无差别,具有可比性。2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3对HbA1C、HOMA-IR、HOMA-β的影响:治疗后两组HbA1C,HOMA-IR均有降低(P<0.05),HOMA-β均有升高(P<0.05),但组间分析发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4对血脂的影响:治疗后两组的LDL-C、 CHOL、HDL-C无明显变化(P>0.05),TG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5对炎症因子(TNF-a、CRP、IL-6)的影响: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TNF-a、CRP、IL-6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影响:治疗后对照组红细胞膜磷脂成分(PC、PS、 PI、PE)没有变化,但是实验组膜磷脂组分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通过降低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提高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以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