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化预设的翻译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方面来讨论和研究文化预设。文化预设是指在交际中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信念等不言而喻的东西。在翻译中,由于两种文化的截然不同,在原文中不言而喻的概念在译文中如果不小心处理,就可能变成语用障碍,导致最后交际和翻译任务的失败。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功能派的翻译学说,特别是威密尔(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在目的论中,它有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以目的法则为中心的。本文在对一个译文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时也将以目的法则为中心,分别从连贯法则即倾向于归化的译文和忠实法则即倾向于异化的译文两方面来讨论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中对文化预设的处理。由于长期以来翻译界对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各执己见,对于强调连贯性的归化法和强调忠实性的异化法孰优孰劣的争论更是没有休止。本文希望通过功能学派的目的论来说明在对文学作品里文化预设的翻译中,原语文本并非总是处于权威的中心地位,而是具有无限可能的开放性实体,是译者所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译者为了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选取或舍弃其中的某些信息,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各种不同的翻译策略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选择的标准在于翻译目的和译本所针对的读者对象的不同。
其他文献
慢性泄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甚满意.1998-08~2003-08,我们应用温阳固元汤加减治疗慢性泄泻146例,现报告如下.
4月20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无线电管理处接到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发来的干扰投诉函,称气象局新一代气象雷达自4月3日开始,在248°~268°和275°~300°两个方向上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力求使思想表达得清晰而明确。然而事实上,在人类实际交际中,交际氛围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往往广泛使用表示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意义的词语为其交际策略。自从美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听力在英语基本技能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也成为研究人员和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外很多研究者认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