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湖北省黄冈地区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的情况及基因分型特征,为黄冈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湖北省褐家鼠汉城病毒(Seoulvirus,SEOV)感染与MHC-ⅡRT1.Ba exon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1)于2012-2013年秋冬季在湖北省黄冈地区的野外及居民区采用隔夜法捕鼠。对捕获鼠做初步分类,提取鼠肺组织RNA,根据GenBank合成SEOV以及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的M片段引物,RT-PCR扩增M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特异性产物纯化测序,对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和序列同源性分析。(2)2014-2015年在湖北的襄阳、宜昌、荆州、武汉四个地区的居民区采用隔夜法捕鼠。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血清SEOV-IgG抗体。提取鼠肺组织总RNA及DNA。根据GenBank序列合成SEOVS片段引物,建立巢式PCR扩增S片段方法,特异性产物纯化测序。设计褐家鼠、黄胸鼠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特异性引物,PCR扩增,鉴别鼠种。设计褐家鼠MHC-ⅡRT1.Baexon2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MHC-ⅡRT1.Baexon2,特异性产物纯化测序。对MHC-Ⅱ RT1.Ba exon2杂合子进行TA克隆并测序。卡方检验比较湖北省不同地区的SEOV阳性率。分析湖北褐家鼠MHC-Ⅱ RT1.Ba exon2等位基因和杂合度。卡方检验比较湖北不同地区褐家鼠SEOV感染与MHC-ⅡRT1.Baexon2等位基因以及杂合度之间关系。结果:(1)2012-2013年秋冬季在湖北省黄冈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95只,其中褐家鼠75只,占捕获啮齿动物总数的78.94%。6份褐家鼠标本SEOV阳性,占褐家鼠总数的8.00%。系统发育分析关系分析显示当地SEOV属于A组,与Z37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80%-96.30%,氨基酸同源性为97.90%-100%。黄胸鼠和黑线姬鼠均为SEOV、HTNV阴性。(2)2014-2015年在湖北的襄阳、宜昌、荆州、武汉这四个地区共捕获鼠245只,其中褐家鼠215只,黄胸鼠30只。IFA法检测啮齿动物SEOV-IgG的阳性率为5.71%,巢式RT-PCR检测SEOV部分S片段的阳性率为8.57%。卡方检验比较湖北各地啮齿动物SEOV的阳性率,P<0.05,即有显著性差异。啮齿动物SEOV-IgG阳性率从高到低顺序为:襄阳(12.05%)、武汉(3.80%)、宜昌(1.89%)和荆州(0.00%)。SEOV部分S片段阳性率从高到低顺序为:襄阳(13.25%)、武汉(11.39%)、宜昌(1.89%)和荆州(0.00%)。对204只褐家鼠的MHC-ⅡRT1.Baexon2进行测序,分析出有10种等位基因,且通过SPSS20.0软件使用卡方检验计算分析出:湖北不同地区的褐家鼠MHC-ⅡRT1.Baexon2目的基因片段杂合度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阴性和阳性褐家鼠之间的MHC-ⅡRT1.Ba exon2基因的杂合度比较,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湖北不同地区之间的褐家鼠MHC-ⅡRT1.Baexon2基因等位基因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湖北SEOV阴性和阳性褐家鼠之间MHC-ⅡRT1.Baexon2基因等位基因比较,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012-201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的优势鼠种是褐家鼠,汉坦病毒型别主要是SEOV,其系统发育关系属于A组,且与疫苗株Z37同源性最高。(2)2014-2015年湖北省襄阳、宜昌、荆州、武汉这四个地区褐家鼠感染汉城病毒情况不同,襄阳阳性率最高,武汉其次。褐家鼠MHC-ⅡRT1.Baexon2基因杂合度差异在湖北以上地区有显著性差异,在SEOV阳性或阴性褐家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褐家鼠MHC-ⅡRT1.Baexon2基因等位基因在湖北以上地区有显著性差异,在SEOV阳性或阴性褐家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