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忆阻混沌电路的多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忆阻器是除电阻、电容、电感之外的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它在1971年被蔡少棠首次提出,惠普公司研究人员于2008年5月在《Nature》上首次报道了忆阻器的实现性,研究成果震惊了国际电工电子界,再加上忆阻在电路理论中的基础地位,及其在计算机信息存储、大量数据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应用领域的重要前景,极大的唤起了人们对忆阻器研究的热情;而多稳定性可用于图像处理,或被视为另一个随机性来源并应用于许多信息工程中,对于神经网络而言,多稳定性意味着网络中存在的多个记忆,因此对忆阻电路中的多稳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忆阻电路中的多稳定性研究却屈指可数,那么,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它的内在行为特性,则对其动力学产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讨论了一类4D忆阻混沌电路的复杂动力学行为问题,并提出了四维忆阻混沌电路中不同类型的多稳定性问题,譬如混沌吸引子与极限环的多稳定性问题,周期环与混沌吸引子的多稳定性问题,以及极限环与超混沌的多稳定性问题等,然后,研究了多稳定性的吸引域问题以及当吸引子吸引域很小时吸引子的存在性问题,最后用严格的理论和物理实验两种方式证明了系统超混沌的存在性问题。具体研究方法如下:首先,为了找到使系统产生更加复杂动力学行为的参数,运用CAPD(Computer Assisted Proofs in Dynamics group)软件包中的参数搜索工具箱搜索出一系列参数,并提取有效的参数;然后,利用平衡点、功率谱、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等常规的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系统可能产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其次,为了保证数值计算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利用CPU+GPU的大规模计算能力和具有128位小数的多精度GMP库和MPFR库,计算出了对应的吸引子的吸引域,并用区间牛顿法验证了当吸引域很小时吸引子的存在性问题;最后,为了验证该四维忆阻混沌电路的超混沌特性,不仅运用拓扑马蹄在理论上严格验证了超混沌的存在性,而且根据设计的忆阻等效模拟电路,运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以及搭建物理电路两种实践方式,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很多古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其基因组DNA更容易受到损伤。DNA双链断裂(DSBs)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方式,可导致生物体死亡。同源重组修复是生物体修复DNADSBs的一种精确的
隧道工程中,围岩稳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以广州地铁21号线在建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调研和地质勘察,了解其工程地质情况,通过FLAC3D软件建
采用厌氧产甲烷技术去除废水和废弃物中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既能有效降低环境负荷,又能获得沼气和回收生物质能源,同时满足社会和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在厌氧消
传统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而管道运输作为第五种运输方式,尤其是用于化工产品的运输,容易造成腐蚀等病害问题。鉴于上述原因,需要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健康检
乙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烃类蒸汽裂解是低碳烯烃的主要来源,但蒸汽裂解能耗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差。催化裂解能有效地控制丙烯/乙烯比例,降低能耗,提高丙烯产率,而且我国C4
纳米新材料是自我国“十二五”规划以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纳米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材料表面与界面化学组成等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提出了迫切需求。X射线
近年来,小型飞行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但现阶段绝大部分的飞行器都需要在空旷的环境下依赖人为操控才能进行飞行。如何通过搭载传感器并进行算法设计,使
配电信息及时准确地交互对于智能配电网正常运行极为重要,无线通信技术因覆盖范围大、建设成本低、维护方便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配电通信网接入层网络中。然而,在配电无线通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制造和使用环境的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横向基体裂纹,这些裂纹也影响着层合板的刚度性能。而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分析含横向基体裂纹对层合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是光伏领域最近几年的最大突破之一。已报道的PSC光电转化效率从2009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20%以上。高结晶性、高纯度、致密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