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郭元祥提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推进该门课程的实施。然而,在实践中,发展性评价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行与推广。本研究首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价值取向、文件规定、原则进行了梳理,再结合现场听课的分析,归纳得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发展性评价的六个具体操作方法:给予学生期望和鼓励、从正面积极评价学生、观察并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从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充分利用多元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笔者以这六个具体方法为维度,观察分析了重庆市D小学中段年级10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结课评价表;同时,访谈了14名教师。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发展性评价,表现较好的方面有:教师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潜能,巧用描述性语言评价学生的进步表现;帮助个别特殊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从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发展并灵活运用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其主要原因有:教师的学生评价观念的更新,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分工协作教学等。表现较差的方面有:教师高估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能很好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改进不足;不能明确学生进步的大小并忽略了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发展性评价理解偏差,缺乏专职教师的指导,未能发挥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的教育合力;部分学校领导班子的学生评价观念陈旧、学生不能理解发展性评价实施的真正意义。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针对教师方面,明确发展性评价在该门课程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发展性评价观,提高应用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加强学习科学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提升应用发展性评价的方法;针对学生方面,学生应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具有自我客观评价的意识;针对学校方面,学校领导应转变不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完善发展性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