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元作为区域单一货币的优越性是无可置疑的,它有助于欧盟巩固内部大市场,促进区内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在看到欧元的优越性时,人们却常常忽略了其固有的缺陷。欧元单一货币区形成后,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经济依然相当脆弱,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欧元区将货币政策集中到欧洲中央银行,使各成员国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大大缩小,将导致高度集中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各不相同的经济政策之间矛盾。各国央行失去了利用货币手段协助本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只能决定本国的短期利率。成员国仅存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政策措施,也因《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限制而大打折扣。从欧元及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诞生以来,国内外有大量文献和课题来研究欧盟货币一体化及其相关问题,但问题主要围绕着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的单一货币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各国不协调的财政政策和单一货币政策应对不对称经济冲击的问题,从而指出各国财政政策协调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欧元区内德、法等国的财政赤字的持续恶化,《稳定与增长公约》及相关改革措施的出台,欧元区经济的不稳定性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试图结合欧盟发展的实际经验,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单一货币政策实施的历史及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最优货币区理论条件的论证和理论固有缺陷的阐述揭示单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的不稳定性,同时结合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局限及财政政策协调稳定性的质疑及其对单一货币政策的冲击,阐释欧元区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通过时间经济序列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现阶段单一的货币政策变化对各成员国工业产出的影响程度不同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给出现阶段稳定单一货币政策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日益紧密,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和相依性也越来越强,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之间也随之产生联动。我国资本市场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一般分为两种:审批制与注册制,这两种制度体现了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本文从其基本特征入手,在静态意义上对比分析了两者在信息披露、风险分配与控制方面的不同
一、提出问题 公共投资是政府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共投资的早期定义是“在一定会计核算期内,政府各部门新获得的有形资产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