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视角下的《狼图腾》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图腾》是姜戎根据他年轻时在内蒙古额仑草原的插队经历所著,由于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空间场景、叙事内容和叙事主题,因而出版后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并由此被翻译为各国文字。在《狼图腾》的其他语言译本中,英译本的作者是美国知名汉学家与翻译家葛浩文,由他翻译的《狼图腾》英文本为这部小说的海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译介学的视角出发对姜戎的《狼图腾》中文本和葛浩文的《狼图腾》英文本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考察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源语本的“增加”、“改编”、“删减”等创造性翻译行为,进而在对这些翻译行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翻译中涉及的语言现象是如何影响了作品在主题上的变化。之后,通过对小说中文本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来思考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价值,同时探察中国当代文学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对《狼图腾》中英文本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的增添和删减行为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些翻译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第二章对《狼图腾》中英文本中的主题差异进行了比较,说明了译者葛浩文在结构上的变动与他对中文本主题的有目的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由此说明译者这一翻译行为的文化动机。第三章根据第一、二章的研究,分析并思考了中国当代文学向海外传播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其他文献
《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  丁曦林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在记述画家成长经历的作品中,有两部书给读者留下腐蚀版画般的印象,一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问世将近一百年了,它是一部以法国后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的虚构文本。二是《渴望生活·梵高传》,由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在29岁时一挥而就,典型的纪实作品。这两本书几乎影响了几代人,众多读者为其传主的生活态度和艺术
婚姻叙事作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书写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学术界对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系统,还需进行全面的梳理。本文以中国大陆和台湾现代乡土小说创
“量”是人类语言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认知语义概念,语言系统中各个层级的语言单位,几乎都包含着“量”的因素。本文立足于汉语本身,着力挖掘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频率副词和语气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推动下,中国文坛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经历了长期的精神压抑和思想禁锢后,中国的作家们迎来了独立思考、自由创作的春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