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散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查阅大量有关中风的古代和当代文献以及总结导师王灿晖教授丰富临床经验基础之上,首次提出瘀热互结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核心病机之一。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瘀热互结的病机,确定凉血散血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基本治则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瘀热互结的病机和凉血散血法的基本要求,以及温病教研室近十余年对凉血散血法的实验研究,筛选出犀角地黄汤为凉血散血法的基本方剂,契合于瘀热互结的病因病机,使得瘀血得散,瘀热以清,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为了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凉血散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综合使用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NIHSS、Barthel Index和中风病的中医证候评分标准以及国际公认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SF-36),这是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多见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并探讨凉血散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机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性的评价,为揭示凉血散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研究方案,入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互结型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按研究方案完成的共70例,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基础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散血法的加味犀角地黄汤治疗,两组连续用药半个月。安全性指标观测:用药前后各记录一次基本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全胸片。疗效指标观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 Index、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医证候评分。入院时和用药后半个月各进行一次。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和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改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中医证候评分和生存质量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瘀热互结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凉血散瘀为本病的重要治则之一。凉血散血法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生存质量,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用于轻、中度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中职院校。中职示范校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应社会之需求、顺国家政策之导向。而校企合作是对职业
以聚苯乙烯和氯化溴为原料,进行溴化聚苯乙烯中试技术研究,优化了反应的工艺参数,得到合格的产品,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的探讨新会陈皮与其他地区陈皮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用GC/MS分析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陈皮挥发油都含有柠檬烯主成分,但新会陈皮存在一个含量较
以紫花白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马铃薯养分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对块茎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锌肥、硒肥对Zn、Se吸收分配的影
信息化管理工程是油田企业的重点工程,科研管理是信息化管理工程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作流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
<正>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纸媒体、电子媒体等大众媒体的传播趋势日益凶猛,面对各媒体间的竞争,各媒体都在采取手段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电视媒体也不例外。电视媒体在挖掘自身优
针对复杂磁环境下磁强计误差补偿算法效果不理想而导致电子罗盘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对磁强计的误差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的空间椭球磁强
介词"对"、"对于"、"关于"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从语法、语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科学掌握留学生对介词的习得使用情况,为汉语的介词教学提供经
史载西汉水上游是秦民族早期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 ,故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1 947年裴文中先生曾在渭河上游作过考古调查 ,把“陇南 (包括渭河上游和西汉水流域 )史前文
本文研究了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对镉的富集,在整个实验期内,植物镉的富集量在不同镉浓度处理下呈现规律变化。在同一镉浓度处理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