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曲县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北部,地处忻定盆地和晋中盆地之间,北接忻州,南抵太原。由于阳曲处于太原和忻州之间,所以在给晋语分片时,对阳曲方言的片属划分出现混乱:有的将其划入并州片,有的将其划入五台片。目前,关于阳曲方言的专门研究,只有1991年出版的《阳曲方言志》。《阳曲方言志》只是对阳曲县县城及距县城不远的东黄水镇的单点调查,它并没有对阳曲方言内部进行系统的调查,更没有从历时的角度挖掘阳曲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也没有对方言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调查描写。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加大对阳曲方言语音的调查力度,对境内黄寨区、东山区、西山区三区进行细致调查。并在语音调查的基础上再加大对词汇、语法的调查力度。通过调查,获取可信的材料,明晰其声韵调系统,理清其语音内部差异,呈现词汇和语法面貌,并且对阳曲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与层次作了一定的探讨。除此之外,将阳曲方言语音与晋语并州片的太原话、晋语五台片的忻州话的语音进行共时的比较,整理和分析了阳曲方言语音与这两片语音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阳曲方言的片属划分和晋语并州片及五台片的管辖片区归划提供语音方面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能为山西晋语乃至整个晋语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地理概况、发音合作人以及阳曲方言的研究概况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阳曲方言的语音系统。本章分五小节,首先对以县城话为代表的阳曲方言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了描写和分析,接着从非叠字两字组的语音变调和叠字组的音义变调两个方面讨论了阳曲方言的连读变调。然后通过阳曲方言语音与以《广韵》为代表的《切韵》音系的比较,分析了阳曲方言语音从中古音到今音的演变。之后又对阳曲方言语音内部的地域差异作了分析、描写,主要是对阳曲方言内部三小区的语音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语音角度对阳曲方言的片属划分作了探讨。通过阳曲方言与以太原话为代表的并州片、以忻州话为代表的五台片的共时比较,为阳曲方言的片属划分提供语音依据。第三章:阳曲方言的词汇描写。本章我们主要描写了阳曲方言中的古语词,并从音节差异、构词差异、意义差异等方面来分析阳曲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第四章:阳曲方言的语法专题研究。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分析了阳曲方言中的前缀、后缀以及重叠这几个词法和被动句、疑问句这两类句法,并对阳曲方言中的体貌范畴进行了描写分析。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作简要的概括。最后在附录中列出同音字表、分类词表、语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