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应对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智慧健康养老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对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是“健康中国”战略下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新型服务方式。智慧健康养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效果进行验证,为其提质增效提供依据。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水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应对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智慧健康养老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对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是“健康中国”战略下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新型服务方式。智慧健康养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效果进行验证,为其提质增效提供依据。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水平,在此背景下,成都市也积极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但是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进行验证,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检验智慧健康养老的实施效果,探究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的实现路径。本文拟根据成都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武侯区的发展现状构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智慧健康养老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建议。
本文主要以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老年人感知服务质量和期望服务质量的差异程度,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成都市武侯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研究发现,成都市武侯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期望值与感知值的均值都存在差距,生活照料和家政维修服务质量较好,安全保障、服务平台、护理健康和社会联系服务质量较差,尚未满足老年人需求,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研究结果,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即政府发挥支持作用,制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宏观规划;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社会发挥参与作用,鼓励多方共同参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总之,智慧健康养老的核心在服务本身,应该发挥信息技术融合多主体、多资源的优势,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精细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健康问题也不断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健康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随着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智慧化技术的兴起,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成为了当前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之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着眼于智慧、健康、养老结合发展,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慧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是我国医疗、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成都市金牛区成功获评
政策学习是政策变迁和政策扩散的重要因素,这表示政府不仅要从自身和他者的实践当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还意味着政府必须习得从既往事件中吸取教训的能力。作为一个具备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政府,需要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地防控生产安全风险,打造坚强有力的公共安全体系。一个可行的路径是政府能够从既有的生产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进行政策学习,不断完善和改进政策,最大程度地遏制事故发生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等因素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公众这个主体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广泛呼吁社会参与的大背景下,提升社会民主参与程度的时候,却对公众参与过程中的意识、动机和行为到底在公众参与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并不清楚。如果一个人有参与地铁火灾应急活动的倾向和动机,那么是不是就代表他必然会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应急教育与应急演练活动呢?弄清楚公
在有关政治学的研究中,“政治参与”一直以来都是核心研究概念之一。目前,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已然得到广泛认同,公民政治参与研究正向着影响因素方向前进,旨在发现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公民参与,提升国家民主政治水平。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代的新力量,却表现出“思想活跃但行为沉默”的政治参与特征,探索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更加凸显其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以公民自愿主义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2014-2018年大学
由于城镇化不断地发展,城市不断向农村地区辐射,原来的农村土地被城市征用,形成了城市边缘社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此类社区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从特征上看,城市边缘社区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属性,不仅具有一般城市社区的特征,同时也遗留下了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诸如公共服务配套滞后、管理混乱的诟病。 城市边缘社区是城镇化的产物,城市边缘社区的最终目的是成功转型为城市化的社区,而不再作为过渡性质的社区。公共服务质量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全国各地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依据。高效适量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积累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一直较为显著。在依靠国家财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大数据能够得到实时的汇集、整理、计算和分享,并能有效运用于公共服务的识别、推送和优化之中。在此背景下,电子政务服务得以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智慧政务孕育而生。智慧政务是政府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对电子政务进行改进发展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智慧政务能够提升政府政务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政务公开信息并办理政务服务。智慧政务因其网罗
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一以贯之的目标,而加强对政府信任的研究,是走向善治的应有之义。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作为中国面临的一次“大考”,是政府化解危机、推进治理的代表性案例。灾区在救援、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体现着民众和政府的互动,为我们进行政府信任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聚焦”作用。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着眼于“非常态”的社会情境,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的社会网络水平和政
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较之过去呈现出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二者所带来的综合效应也远远大于各自孤立的发展效应,因此,研究二者互动协同发展关系,揭示其作用规律,对于贯彻城乡融合理念,提升城市化质量与实现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都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观点较为分散、且定量关系与实证研究相对薄弱;实践上由于多头管理、权力掣肘,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鉴于此,本文以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