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在经历了不同汇率制度后,于1983年实行了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当时香港的经济及政治的共同结果,主要是为了稳定因香港前途谈判不明朗所引发的港元信心危机。在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来,香港在多种有利的因素下,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晋身成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联系汇率制度之汇率稳定与及其兑换承诺,确实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除了助长贸易之发展外,亦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进入香港,带动了香港的繁荣。 然而,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的货币政策是以汇率稳定为目标,没有积极的稳定物价政策。这对香港多年来的通货膨胀及资产价格泡沫要负上一定责任。在1987及1988年,由于金融风暴,港元受到史无前例的狙击,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力保联系汇率,但香港经济却受到一定程度之损害,股市、楼市价格大幅下调,这时,各界提出了多种完善联系汇率制度的方案,而香港金融管理局却推出了七项技术性措施去完善联系汇率制度,并沿用至今。 本论文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及文献研究,同时配合实证分析,认为在现阶段仍有必要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确保香港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以及避免港元因联系汇率制度的改动而再受狙击。此外,为了完善联系汇率制度,可考虑采用均衡汇率于联系汇率制度中,从而令联系汇率制度更具弹性,亦可考虑在适当时候改为与关系更密切的货币挂勾,以达致联系汇率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