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随着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广泛使用,大部分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也存在部分GERD患者对PPI反应不佳,出现了难治性的胃食管反流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产生具有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了食管动力障碍。随着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广泛应用,食管动力障碍的检出率已得到明显的提升,但利用传统方法检测食管动力存在可能无法敏感地检测出次要动力障碍等情况,而近些年关于连续饮水及固体吞咽等不同吞咽试验的提出对传统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目前这些试验还未在中国人群进行过研究。目的:分析不同亚组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探究连续饮水、固体吞咽试验在食管测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因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且PPI治疗8周无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科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症状、胃镜检查及24h pH-阻抗联合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组和症状-反流无关联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常规方法、连续饮水(200m1)及固体吞咽(6次2*2*2cm面包吞咽)行食管测压,分析不同亚组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并根据芝加哥分型V3.0进行食管动力障碍诊断。不同吞咽试验间利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食管动力障碍检出率比较。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4例,其中RE组10例,NERD组23例,症状-反流无关联组11例。(1)RE组中位酸反流次数为23.0次,显著高于NERD组(11.0次)和症状-反流无关联组(7.0次)(p<0.05)。RE组中位酸暴露时间为33.5分钟,显著高于NERD组(5.0分钟)和症状-反流无关联组(4.0分钟)(p<0.05)。(2)RE组整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 IRP)(7.0mmHg)显著低于NERD组(9.1mmHg)和症状-反流无关联组(9.1mmHg)(p<0.05)。(3)共有47.7%(21/44)患者患有食管动力障碍,其中无效的食管动力(Ineffective esophageal motility, IEM)共有11例,占所有食管动力障碍的52.4%,其次为片段蠕动(Fragmented peristalsis,FP)有8例(38.1%),此外,完全性失蠕动、Jackhammer食管各1例。三组患者总体食管动力障碍比例近似,RE组为50%,NERD组为39.1%,而症状-反流无关联组为63.6%。(4)200m1连续饮水法食管动力障碍检出率(31/44,70.5%)显著高于常规10口5ml水吞咽法(21/44,47.7%)(p<0.05)。(5)固体吞咽法食管动力障碍检出率和常规水吞咽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食管动力障碍较为常见,其中无效的食管动力为最常见类型。此外,采用200ml连续饮水法测定食管动力障碍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10口5m1水吞咽法,其价值需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