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针茅(S. grandis)、克氏针茅(S. krylovii)和贝加尔针茅(S. baicalensis)四种针茅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针茅草原的休养生息的规律、发展动态与草原更新,从而为更好地利用、保护针茅草原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四种针茅种子适宜萌发条件分别为:短花针茅15~25℃,20~30℃纸床去稃皮处理;大针茅15℃,25℃纸床去稃皮处理;克氏针茅15~25℃,20~30℃砂床去稃皮处理;贝加尔针茅30℃,15~25℃砂床去稃皮处理。胚乳和稃皮对四种针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TTC快速测定四种针茅种子活力的最佳技术条件:短花针茅30℃浸种6h,0.3% TTC溶液40℃条件下染色3h;大针茅30℃浸种3h,0.1% TTC溶液40℃条件下染色6h;克氏针茅30℃浸种6h,0.3% TTC溶液35℃条件下染色18h;贝加尔针茅35℃浸种12h,0.3% TTC溶液30℃条件下染色18h。变温利于四种针茅种子的萌发;低温测定和TTC染色测定法能够很好地预测针茅种子潜在活力;人工加速种子老化、电导法、TTC定量法和希氏砖砾法可以很好地预测针茅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是测定四种针茅种子活力很好的方法。四种针茅种子常温条件下的贮藏寿命为1年左右,安全贮藏期为1~3个月。原生植被影响针茅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