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塑料包装废弃物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保难题。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可食性包装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1)在以蛋白质为基料的可食性抗菌复合膜/食品内包装膜产品开发方面:提高了菜籽蛋白利用率,获得性能优良的菜籽蛋白抗菌复合膜的加工技术参数,指导菜籽蛋白在可食性抗菌复合膜/食品内包装膜生产中的应用:(2)在提高蛋白基膜阻水性和机械性能方面:实现菜籽蛋白基/多糖纳米银复合膜的构筑,以制备高阻水性高机械强度的抗菌复合膜;(3)在抗菌剂抗菌效果方面:合成纳米银抗菌剂,对目标菌种进行抗菌性评价。实验结果如下:首先,探讨增塑剂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以及最佳的制膜条件,通过对成膜液的流变学特性,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性,透明度等的表征,确定最佳的制膜条件为 4%(W/V)的 10%SRPI、30%SRPI、2%(W/V)甘油/2%(W/V)山梨醇/I%(W/V)甘油-1%(W/V)山梨糖醇作为增塑剂和1.5%(W/V)吐温20作为乳化剂。成膜液的流变学结果表明,RPI/10%SRPI的成膜液具有较低的粘度,可用来制备可食性膜。琥珀酰化修饰可以提高蛋白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的溶解性,但对膜的机械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琥珀酰化改性的菜籽蛋白成膜液中加入混合型增塑剂/1%(W/V)甘油-1%(W/V)山梨糖醇制备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其次,通过对琥珀酰化改性的菜籽蛋白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制膜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SRPI膜与RPI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18.7%,断裂伸长率提高38.7%,透明度提高121%,并且蛋白膜的二级结构中β-折叠与α-螺旋占比增大,无规则卷曲占比减小。HPMC作为菜籽蛋白的良好的复合材料,在SRPI:HPMC=3:1时,当SRPI:HPMC=3:1时,复合膜与SRPI膜相比,阻水性提高24.1%,拉伸强度提高101.3%,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的占比无明显变化,而β-转角占比提升,有利于蛋白膜的结构稳定,并且复合膜微观结构紧凑,均匀,这表明琥珀酰化改性菜籽蛋白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研究为菜籽蛋白基复合膜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对琥珀酰化改性菜籽蛋白基纳米银抗菌复合膜的研究,在山梨醇作为稳定剂的体系中,用麦芽糖还原硝酸银制得AgNPs,25 μM AgNPs颗粒为80 nm和500 nm,大小均匀一致,较未添加山梨醇作为稳定剂的分散体系稳定。将制得的AgNPs加入琥珀酰化改性的菜籽蛋白/经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的成膜液中制备纳米银抗菌复合膜,薄膜对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都有一定的抗菌效果,纳米银的浓度增大,抗菌效果越明显,尤其对李斯特菌的抗菌效果显著。抗菌剂对膜的厚度透明度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添加AgNPs,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纳米银抗菌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增大,但增大效果不明显。因此,选择25 μM AgNPs制备性能优良的琥珀酰化改性的菜籽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抗菌复合膜。该实验对纳米银抗菌剂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