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学视角下汉法谚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重要的交流工具。谚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简洁的句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使得谚语具有了一定的民族色彩,这就为更好地研究谚语和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谚语的对比研究。论文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入手,通过对比汉法谚语中动物意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形成这种语言差异的文化原因,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汉法谚语的异同。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与目的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侧重于理论介绍,从认知隐喻学理论出发,介绍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状况以及概念隐喻理论在汉法谚语对比上的应用;介绍概念隐喻学的文化维度,即隐喻与思维、语言和文化、隐喻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为后文阐述文化对谚语的影响做铺垫。第三章选取生活中常见的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列举汉法谚语实例来总结汉法谚语中动物意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归纳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恶婆婆”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形象类型。本文以《呼兰河传》《金锁记》等作品为例,分析了“恶婆婆”之“恶”。“恶婆婆”之“恶”是种文化之恶。她是封建礼教的严厉执法者,封建迷信的信仰者,等级尊卑秩序的践行者。“恶婆婆”之“恶”也是种心理之恶,源于寡母心态的“恋子情结”,把媳妇当作“情敌”,甚至对儿子造成精神折磨。同时,“恶婆婆”也遭遇危机,身份受到空前挑战。  关键词:现代文学;恶婆婆;文化;心理
本报告讨论的是哈尔滨泓鑫数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所委托的《多种润滑油添加剂产品说明书》汉英翻译项目。报告主要阐述了翻译项目实践前期的准备工作,探讨如何通过译前分析和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取职业教育助力“普惠共享”科普体系建构的组织机构、科普教育协作人员、活动组织、展项与展品等要素项,归纳其特征和运作流程,总结过去研究中“普惠共享”科普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常见范式,构建职业教育助力“普惠共享”科普体系建构的理论框架与科普活动设计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助力;普惠共享,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Abs
我国的建筑创作事业正经历着一个新的文化振兴,这个振兴是相对于我国几千年优秀古代建筑文化,相对于近百年来,特别是这几十年来在建筑创作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而又坎坷的历程;
数学教学中过程知识的获取与拓展,是活化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实现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过程知识不仅是结论知识的载体,更是提升数学素养的载体.只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目的探索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广东医学院2009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本文通过分析济南市2015年7—10月气温、降水、日照情况。找出导致2015年秋花椰菜产生异常花球的原因。为今后生产中避免产生异常花球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