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土壤会经历更频繁的干湿交替。干湿交替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湿润-干旱-复湿润循环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碳氮过程,从而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强烈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湿交替作用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和N2O)通量变化规律,可为评价和预测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为明确干湿交替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湿度(30%、45%)干湿交替和恒定湿度(60%)的原状土柱进行CO2和N2O通量动态变化的研究。本文于2013年5月-10月,连续五个月对三个处理条件下的原状土柱CO2和N2O通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干湿交替和施氮肥均能显著促进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排放。增加的CO2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化加剧,因此干湿交替对全球变化起着正反馈效应。恒湿条件下施氮肥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排放的促进作用大于干湿交替条件下施氮肥,这对将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进行施氮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2)土壤含水量基本一致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深度越深,土壤温度变化越小。土壤5cm温度和土壤20cm温度与气温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5cm温度受气温影响更大。温度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有密切的指数关系,且CO2排放通量对土壤20cm温度变化敏感性最大,对空气温度敏感性较低。土壤含水量变化和施氮肥均影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3)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的排放。施氮处理经历干湿交替显著减少了N2O累积排放量。不施氮处理在经历重度干湿交替后表现出N2O吸收效应,经历轻度干湿交替后N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恒湿处理N2O累积排放量。(4)土壤含水量过高和过低时,均降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因为土壤含水量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土壤矿化态氮的积累。土壤铵态氮损失速度随干湿交替过程中干旱程度加大而加快,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有利硝化作用的进行。(5)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通量较小,而影响因素较多,温度和土壤湿度对N2O通量的影响效果被其他影响因素的效果掩盖,没有发现温度和湿度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排放量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