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农村体育是实现新时期建设全民健身体系的重点所在,同样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困地区农村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部分,有必要对他们的体育,尤其是篮球状况进行分析。作者从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矮寨镇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发展现状、矮寨镇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还有矮寨镇篮球运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影响“体育之乡”矮寨镇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找出矮寨镇篮球运动开展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促进矮寨镇篮球长效发展的对策,归纳本文的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为同类型的篮球发展领域提供参考。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一)矮寨镇篮球运动开展现状:①矮寨镇篮球场地22.73%属于泥土场地、77.27%属于水泥场地;大约750人左右一块场地,国家的标准大约400人一块场地;②从05年前每年7次以上的篮球比赛变为现在比较稳定的每年至少3次比赛,每次比赛周边的俱乐部和邻近县都会组织队伍前来参加比赛;③参与篮球活动的群体缺少女性,当地规模最大的正月“百狮会”将近一百支队伍参加,女性当地队伍与外来队伍总共只有6支;④矮寨社区裁判员队伍比较雄厚一级裁判2个、二级裁判3个、三级裁判2个,但各村寨篮球裁判员发展不平衡,裁判员过度集中在社区;⑤当地比赛的经费来源已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不但直接与篮球活动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并且与篮球活动有间接关系的企业和个人共同进行投资;⑥篮球运动组织机构比较完善,管理比较到位,已经形成了体育委员会。(二)矮寨镇篮球运动开展中的成功经验:①苗族文化精神与篮球文化精神相契合,促进了当地篮球运动的开展,让当地的民俗传统体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更上一层楼;②篮球运动与当地节日、旅游相结合,带动了当地篮球运动的发展;③篮球运动组织机构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体育委员会,让当地篮球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到位;④形成了制度化的比赛,一到时间就会举行篮球赛让外出务工的老人、年轻人能够提早准备还乡,邻近的县也会组队来参加,这也说明了矮寨篮球运动的开展不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