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煤在我国储量丰富,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解、气化、液化、燃烧等方面。从热解的角度对褐煤大分子结构进行研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胜利褐煤低温热解产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热解条件对胜利褐煤热解产物的影响。选取350 ℃和500 ℃热解后的产物半焦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分析、FT-IR、13C NMR分析等数据,建立这两个半焦平均大分子模型。通过实验研究表明:(1)温度对胜利褐煤热解产物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半焦产率降低,热解水和气体产率升高。350-400 ℃温度段,C=O含量减少并不明显,400 ℃之后,C=O开始断裂产生CO。随温度升高煤样的平衡复吸水含量依次递减,在不同RVP下,不同热解温度下褐煤的复吸含水量与-OH和C=O的含量均是呈线性相关关系,与-O-的线性相关性不强。焦油中酚类占比例最大,500 ℃时所占比例达到36.99%。脂肪类化合物主要以烷烃化合物为主。(2)停留时间对胜利褐煤热解产物的影响:随停留时间延长,含氧官能团吸收峰面积百分比降低,停留时间在5-10 min之间变化相对比较明显。随着热解保温时间延长,样品复吸水含量逐渐降低。随着保留时间增加,总酚产率在20 min左右达到最大,超过20 min后变化较小。(3)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特点,推出350℃半焦平均大分子结构模型,分子式为C142H116O38N2,结构单元模型的特点为:芳香结构以苯环结构为主,脂肪结构以短链的形式存在,含氧官能团主要以羟基、羰基和醚键为主,在HF/3-21G基组条件下计算得到350 ℃平均大分子模型的红外光谱,计算光谱与实验光谱吻合良好。(4)根据500℃半焦元素分析、红外分峰、13C-NMR分析等结构参数,推出500 ℃半焦平均大分子结构模型,分子式为C92H88O21,模型结构特点为:芳香结构以苯环结构,脂肪碳原子数较少,且为较短的脂肪链,含氧官能团以醚键和羰基为主。采用与350 ℃半焦平均大分子结构模型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模拟其红外光谱,与实验谱图吻合良好,构象稳定,模型结构的推断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