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敬容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由20世纪30年代始,至80年代终。在长达50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陈敬容共出版过三本诗集单行本——《盈盈集》、《交响集》和《老去的是时间》。本文分析陈敬容的第一本诗集《盈盈集》。这部诗集中的作品是陈敬容生活经历和情感际遇的真实反映,既展示了一位现代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心路轨迹,同时也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在风雨晦暗的社会对理想的执着坚守。从早年的漂泊离乱到西北高原生活时期痛苦压抑的经历,生活带给陈敬容的是诸多苦难。她这一时期的诗作多哀怨消沉,充斥着孤独、失落和迷茫的情绪。1945年是陈敬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转折点,她走出困境,获取了新生,开始在诗作中表达对于力量、光明和自由的赞美。本文第一章对此进行阐释。第二章对《盈盈集》中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做历时性追踪。从注重感性体验的独语式书写到注重理性思考的知性书写,陈敬容的诗歌创作之路经历了明显的话语方式的转换。她走出早期感伤低徊的格调,作品中呈现出了刚柔相济的风貌和思辨风格。陈敬容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诗歌中多选用自然意象营造出物我合一、虚实相生的空灵之境。陈敬容同时继承了二十世纪新文学作家们的精髓,其中何其芳对其影响最为深远。陈敬容还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表达技巧(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思考和观照世界的方式。在这一借鉴之中同时又有着理性的取舍。以上种种,使得《盈盈集》中的诗歌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复合这样一种别具一格的新气象。本文第三章对此进行分析。陈敬容在《盈盈集》中既唱出了温婉的歌,也表现了雄强的力。早期诗作情感细腻,抒情特质明显,后期诗作将情感和哲理融为一体,多了宽广的气度和坚毅的刚性气质。《盈盈集》的创作为古典主义诗歌与传统新诗之间的沟通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也为中西诗艺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结语部分总结了陈敬容的《盈盈集》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所作出的有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