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业一股独特而又重要的力量。他的重要不仅在于它本身拥有的数万亿资产规模,更在于它与地方经济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的独特不仅在于它诞生时的个性角色定位,更在于由此决定的特殊金融供给,毕其功于一地。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 2005年,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使得大企业“脱媒”愈演愈烈;这些都大大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2005年,各大型银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入世保护期的行将结束,都使得银行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大环境的改变,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挑战更大。 然而,机遇往往不是机遇;挑战把握好了,才是真正的机遇。因为只有这样,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挑战中找到机会,跑赢大市,获得相对的也是最有参考价值的收益。面对短兵相接的金融竞争,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才华的城市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也能取得不可思议的成绩。 北京银行双榆树管辖行最近三年规模翻了一番,贷款一直保持高位且连续三年不良率保持双零,利润每年都超过8000万;更为重要的是,管辖行运用“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发展战略,开拓了40多个国字头超大型企业客户和500个中小企业客户,大大提升了银行的业务层次,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些业绩,对于一个城商行的基层网点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通过对这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通过创新的经营管理、独特的企业文化、加上过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城市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中获得令人尊重的地位,取得不俗的业绩。特别是支行富含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本管理思想,“教书育人”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升华并促进员工宝贵的“自我实现需求”,从而构筑和谐支行,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金融是一个上层建筑,她决定于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因此中国的金融业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发展曲线,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形而上的模式。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力量,其生存和发展也具有个性化的内容。本文力图从实践的角度,做出有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