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筛查手段,但一部分人群在一次阴性的结肠镜检查后下一次推荐的随访间期前被诊断为结直肠癌,这一类结直肠癌称为间期结直肠癌,可见结肠镜检查并不完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间期结直肠癌组与非间期结直肠癌组病人临床资料,得出间期结直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分析间期结直肠癌可能的原因。[方法]定义间期结直肠癌为在一次阴性的结肠镜检查后6-36月内发生的结直肠癌,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8年间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住院病人,通过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1.回顾性分析99例间期结直肠癌和同期的205例非间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吸烟史、饮酒史、首次行肠镜检查时的医院级别、有无内镜下息肉切除史(包括息肉病理结果)、手术病理大体部位、手术大体体积、大体分化程度、肠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直肠癌家族史等,比较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2.将间期结直肠癌组病人分为以下3组:病变的遗漏,息肉的不完全切除和新发生的肿瘤,明确间期结直肠癌可能的原因及各部分所占比例。[结果]首次结肠镜检查在二甲医院的更容易发生间期结直肠癌(间期69.70%VS非间期51.71%,p=0.003<0.05);有息肉切除史的更容易发生间期结直肠癌(间期25.25%VS非间期7.32%,P=0.001<0.05);间期结直肠癌的手术病理部位多位于近端结肠(间期28.28%VS非间期17.07%,P=0.025<0.05)、外科手术大体体积小(间期3.52±1.53VS非间期3.95±1.52,P=0.022<0.05)、分化程度好,多为高分化或早期癌(间期69.70%VS非间期35.12%,P<0.001<0.05)、肠周淋巴结转移少(间期15.15%VS非间期40.49%,P<0.001<0.05)、多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间期6.06%VS非间期0.98%,p=0.009<0.05);性别、年龄、民族、吸烟、饮酒均不是间期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P>0.05);发生间期结直肠癌最主要的原因为病变的遗漏(70例,70.7%)。[结论]1.间期结直肠癌与非间期结直肠癌相比,主要位于近端结肠,体积小,分化程度高,多无肠周淋巴结转移,内镜医师的水平也与间期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有息肉切除史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更容易发生间期结直肠癌;2.性别、年龄、民族、吸烟、饮酒均不是间期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3病变的遗漏为发生间期结直肠癌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和提高内镜医师的水平对减少间期结直肠癌的发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