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自美国女作家卡罗琳·基恩(Carolyn Keene)的悬疑推理小说《古钟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Old Clock)前八章。小说主要讲述了18岁的女生小侦探南希·德鲁为帮助一群生活困难的人拿回原本属于他们的遗产,与自私贪婪的托普汉姆一家斗智斗勇,寻找藏起来的第二份遗嘱的故事。南希在律师父亲的协助下展开一系列寻访探险,最终找到遗嘱,成功破案。原文朴素精炼,悬疑重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西方悬疑小说的特点,领略异域风土人情。本文借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相比其他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实现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译本完成之际,笔者在对译文润色的过程中总结反思,从词汇翻译、语句翻译、跨文化因素的处理三方面分析翻译过程遇到的难点及采用的策略。词汇翻译的主要难点在于词义的选择和词汇的意译。选取合适的词义,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意译,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在语句翻译方面,根据英汉双语不同的表达习惯,调整语序,翻译被动句,使原文更加通顺。在跨文化因素的处理方面,笔者通过对调整角色人称和地名的表达,让译文简洁易懂。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不足,认识到虽然完美的译文几乎不存在,但多次修改润色,译文会更臻完善,笔者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