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安方言隶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地理上位于北方方言区和吴方言区的过渡带。迄今为止,论及海安方言的文献资料较少,其中有关海安方言调系的研究成果尚存不少歧异。本文尝试借助声学实验来研究海安方言的轻声调式,以期揭示该方言轻声变调的事实,得出较为客观可靠的科学结论,为消除传统认识中的歧异提供参考。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了前人关于轻声性质的观点,并基于前人观点提出了本文对轻声性质的意见。接着介绍了学界在轻声声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海安方言轻声变调的研究现状。然后围绕声调实验研究,阐述了载调段、声调感知、基频归一等几个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二章从音高和调长两方面研究了海安方言单字调。首先由语音样本提取出基频数据,然后使用LZ法对基频数据作归一化处理,并将基频归一值换算成五度以得出海安方言单字调调值,再跟传统文献中的拟值做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海安方言的上声是低升调(实验值为男声113,女声223),这与传统方言学所认为的曲折调(调值拟为212或213)不一致。其调值的最终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展开调查。调长的情况是,舒声调中数上声最长,阳平、去声次之,阴平最短;促声调中阴入长于阳入。第三、四两章分别研究了海安方言的“T+T0”和“T+T0+T0”轻声调式,同样是从音高和调长两方面进行。研究方法同单字调,即先从语音样本中提取基频测量值,然后用LZ法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将归一化结果换算成五度,从而得到用五度制所描述的两种调式的变调规律,再将该实验结论与传统文献中所记载的变调规律相比对。研究发现,海安方言轻声调式的整体音高变化趋势跟非轻声单字调相一致,是一种“词调”。整个调式的起点音高是非轻声单字调的起点音高,调式末端的轻声音高有固定的目标值,这个目标值就是非轻声单字调的终点音高。而调式内部音高的赋值都是以帮助实现“词调”的曲拱特征为目标,调值相对不固定。调长的情况是,当非轻声单字调为舒声时,轻声调长普遍短于非轻声调长,非轻声与轻声的调间时长较短;当非轻声单字调为入声时,情况恰好相反,轻声调长要长于非轻声调长,非轻声与轻声的调间时长较长。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