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定位试验是研究肥料肥效和施肥对土壤环境、土壤肥力影响的重要手段,可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研究以2006/2007年开始布置的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北省(衡水市)、湖北省(枝江市)和山东省(桓台县)地区的连续施用控释氮肥的四个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连续施用控释氮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所选定位试验点包括小麦-玉米轮作、水稻-油菜轮作制度。各试验地不同处理间磷钾肥等量施用。试验处理主要包括连续多年常量施用控释肥(CRU100%)、连续多年常量施用速效氮肥(CRU100%)、连续多年减量30%施用控释氮肥(CRU70%)、速效氮肥(Urea70%)、连续多年减量50%施用控释氮肥(CRU50%)、速效氮肥(CRU50%)和连续多年不施肥(CK)。从不同处理试验区20cm一层分别采取0-100cm五层和0-200cm十层土壤。通过统计各处理的产量以及测定土壤氮、磷、钾等养分状况,研究长期施用控释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上述研究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为控释氮肥的推广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次试验施肥条件下,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相同时,控释氮肥可较速效氮肥显著增产,其中冬小麦增产4.37%~12.86%,夏玉米增产4.1%~9.65%,油菜增产6.32%~11.83%,水稻增产5.74%~8.02%。施氮量不同时,速效氮肥减氮施肥较常量施肥显著减产,CRU70%处理作物产量较Urea100%无显著差异,与此同时CRU50%处理较Urea70%作物产量亦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控释氮肥减少20%~30%施氮量未引起作物减产,农业生产中可适当减少控释氮肥用量,从而节本增效。氮肥施入土壤中后通过氨化、硝化过程主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存在,施氮肥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大。通气性较好的旱田中土壤速效氮主要以NO3--N形式存在,且NO3--N主要分布在0-40cm土壤,通气性较差的旱田以及水田中NH4+-N在速效氮中所占比重较大,NH4+-N含量在土壤剖面分布较为均匀。本试验条件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和施氮量无显著正相关。通气性良好的旱田中,控释氮肥处理0-40cm土壤NO3--N含量显著高于速效氮肥处理,但40cm以下速效氮肥处理NO3--N含量则逐渐高于控释氮肥处理;水田和通气性较差旱田中土壤NH4+-N含量也有相似规律。由此可见,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控制速效氮淋失,减轻因施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土壤pH是衡量土壤酸化的重要指标,因施肥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CK)相比,施用氮肥均引起土壤pH下降,其中速效氮肥处理下降幅度可达3.61%~14.79%,而控释氮肥下降幅度仅为2.39%~8.71%;与速效氮肥相比控释氮肥可显著减缓土壤酸化进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本次试验表明:而施氮肥仅对0-40cm土壤全氮影响较大,40cm以下土壤全氮受施氮肥影响较小,与此同时,除河北省外,其他三个试验地点施氮肥均可增加0-40cm土壤全氮含量;施氮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与全氮相似。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反映了土壤供磷钾的能力,本次试验中各施氮处理0-20cm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较CK低,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作物植株从土壤中吸取的速效钾也增加。本试验设计的钾肥施用量在产量较高的处理中明显不足,因此,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钾肥的施用量应相应的提高。等量施用磷肥条件下,施氮肥未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