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IB期肺腺癌术后辅助化疗(AdjuvantChemotherapy,ACT)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探讨IB期肺腺癌不同病理成分所占比例及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为IB肺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行肺癌手术的IB期肺腺癌患者157名,将他们通过病理成分所占比例分为六组,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复发、胸膜浸润及淋巴管受浸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浸润、胸膜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复发转移、辅助化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Overall Survive,OS)及5年无病进展期(Disease Free Survive,DFS)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SLD pre组预后最差,总体5年OS为64.3%。提示实性为主及实性成分对患者的复发转移可产生不良影响,且行ACT的含有不良成分患者的5年DFS及OS均优于未行ACT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SLD pre组)、辅助化疗及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IB期患者的病理亚型与预后相关,且含有实性成分的患者对比不含有实性成分的患者预后更差,对这类患者需要对复查及治疗可能需要更加积极,对实性为主型及微乳头为主型肺腺癌,考虑可行术后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