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公共课”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其不直接助力专业能力养成,长期以来被学生忽视和专业课教师诟病。2004年开始,高校公共课教学尝试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改革公共课教学,并得到学生的认可。A校从2015年开始尝试公共课“三三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前期实践结果显示:师生对混合式学习本身虽持认可态度,但还存在诸多不满。考虑到大班公共课的特征,本研究在已有实践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三三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并采用行动研究范式在实践中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经过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反思与修改等多轮次的实践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三三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班公共课中的教学实践效果比较理想,具体表现如下:“三三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压缩课时;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形式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多样性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通APP能有效助力公共课教学监控与反馈。另外,研究中还发现: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资源呈现方式以及课堂活动类型对教学效果影响较为直接,为提高实践效果,建议在今后的公共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建设与丰富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等,从而满足大班公共课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研究为高校公共课大班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想法,完成了混合式学习在不同领域实践的新探索,为高校其他公共课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是,本研究在课程与样本的选取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保证研究的外在效度,本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扩大研究范围、延长研究时间,以期达到更加准确的、权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