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立中小学教师兼职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其中部分教师的兼职行为对教师职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或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受教育权,占用了教师精力而影响了教师的健康与专业发展,不符合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比较全国各地的兼职管理措施,发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立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兼职持禁止的观点,但是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并不完善,而且部分地区已实施的禁令并不奏效。公立中小学教师兼职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学校是教师管理的实施主体,在兼职问题的处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完善学校对公立中小学教师兼职管理措施,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对重庆市黔江区四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调查、与学校管理者和社会人士进行访谈,来获取当前教师兼职的形式、影响及社会各界的态度,在文献查找的基础上,将教师兼职行为分为四类:有偿家教、在民办中小学兼职兼课、与教育相关兼职、与教育无关的兼职。以目标管理理论为管理方法,提出公立中小学教师兼职的管理方案: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兼职管理法规、规范民办中小学和教育培训机构、提高教师待遇,为学校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目标管理提供前提条件;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实施目标管理,采取多项策略来实现教师对兼职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达成学校的管理目标。主要研究成果是提出了学校对公立中小学教师兼职行为的目标管理策略:第一,以教师评价为核心,科学设计教师目标管理评价方案,增加教师兼职评价指标;第二,以制定教师兼职管理制度为约束力,提出教师兼职管理制度的初步设想;第三,创建良好的教师兼职管理环境,在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发挥教师文化建设对兼职管理的促进作用;第四,优化教师兼职的奖惩措施,提出了三种奖惩措施,保障教师兼职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这一研究成果有利于改变当前教师兼职管理的无序状态,为中小学教师兼职行为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有利于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兼职问题的管理措施,对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