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目前优质的一级或二级粉煤灰广泛用于水泥混凝土体系。近年,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徘徊在70%左右,三级灰或更劣质粉煤灰大多被搁置。如果将每年搁置的2亿吨粉煤灰制备地聚合物,其不仅环保意义十分巨大,而且预期市场应用前景也广阔。基于此,本文有意选取有别于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质量测试方法,以期更加直接揭示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的粉煤灰质量的内在规律。通过浸出试验研究粉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目前优质的一级或二级粉煤灰广泛用于水泥混凝土体系。近年,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徘徊在70%左右,三级灰或更劣质粉煤灰大多被搁置。如果将每年搁置的2亿吨粉煤灰制备地聚合物,其不仅环保意义十分巨大,而且预期市场应用前景也广阔。基于此,本文有意选取有别于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质量测试方法,以期更加直接揭示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的粉煤灰质量的内在规律。通过浸出试验研究粉煤灰自身特性(组成结构、细度)和外界条件(溶出时间、温度、碱浓度和激发剂)对其地聚合反应影响。初步探索了原材料组成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采用浸出试验,研究粉煤灰自身特性对其浸出的影响。发现本文中6种粉煤灰浸出硅含量和铝含量分别超过粉煤灰组成中硅含量的70%和铝含量的40%,其可溶性Si/Al比(摩尔比)在2.3-2.7特定范围内,且粉煤灰组成中Si/Al比与可溶性Si/Al比并不总是呈正相关的。结合浸出试验和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结果,发现三级粉煤灰(LH-Ⅲ)的浸出程度、浸出硅铝含量和抗压强度等指标都要大于一级粉煤灰(ZZ-Ⅰ)和二级粉煤灰(LH-Ⅱ),表明用于水泥混凝土体系的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地聚合物体系。通过浸出硅铝含量、可溶性Si/Al比以及平均粒径建立了K值,评估本文中的6种粉煤灰反应活性,发现K值与地聚合物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其可以用于地聚合物体系的粉煤灰适宜性初步评价。采用浸出试验,研究外界条件对粉煤灰浸出的影响。发现粉煤灰在Na OH溶液中反应程度高于KOH、Na2SO4和Na2CO3溶液。在温度低于80℃时,升高温度可提高粉煤灰浸出效率,而温度过高使粉煤灰溶出物迅速沉淀包裹自身阻碍了粉煤灰继续反应。在碱浓度低于10 mol/L时,浸出硅铝含量随着碱浓度增大而增大,而碱浓度过高使凝胶结晶化。通过XRD、FTIR、SEM、NMR等测试方法研究粉煤灰浸出前后残留物结构和形貌变化,探究粉煤灰在碱介质下浸出机理。粉煤灰在发生地聚合反应后产生沸石和碳酸盐,粉煤灰Si-O-T(Si/Al)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现粉煤灰玻璃体存在分相结构,其中硅浸出速率大于铝浸出速率,部分Q~2结构的玻璃体转化为类似于石英Q~4结构。发现溶出时间、碱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粉煤灰浸出程度,且影响反应产物数量,但并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成分组成。根据浸出试验指导地聚合物的配制。研究粉煤灰组成对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和地聚合反应程度的影响,结合对硬化地聚合物酸解离结果,发现粉煤灰可溶性Si/Al比在1.5-1.8,Na/Al比在0.8-1.2范围内,粉煤灰反应更为充分,有利于其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化学反应、晶种成核和填充作用提升地聚合物强度。相对于粉磨前,掺入1%纳米二氧化硅与粉磨后粉煤灰制备地聚合物的强度提高约250%。
其他文献
损伤叶片的再制造是航空发动机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重要阶段,公认为是保证装备快速恢复战斗力、有效遂行战技术训练任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损伤检测、增材修复、抛修复形、后热处理以及服役指标评价等步骤。其中抛修复形工序直接决定着再制造叶片的轮廓精度与表面质量,对其维修后的服役性能和疲劳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机器人砂带磨削技术已逐步应用于航发叶片精密加工领域,基本能够满足叶片的加工质量要求。但修复叶片熔覆层形状
近年来,在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结构轻量化”的要求使得低合金高强钢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舰船、建筑钢结构、工程机械及海洋平台等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工程结构中。熔化焊接技术是这些工程结构制造过程中连接各构件的最主要方式,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和应力分布等对结构服役过程中的健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焊接产生的瞬态应力通常与焊接过程中的热裂纹、冷裂纹和层状撕裂等问题都有直接的关联;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犯罪率高等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高品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品质也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高品质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城市品质提升政策助力城市转型。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2018年也提出了城市品质提升的新要求。城市品质可以体现当下城市建设的效果,但针
太阳能、风能发电容易受到环境的间歇性、随机性变化影响,需要储能技术实现能量的集中存储与释放,并减少入网时带来的电力波动。在各种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因为响应时间短、能量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技术仍然无法兼顾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关键指标,难以完全满足储能应用需求。因此,新型储能电池的研发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
得益于近年来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中已经积攒了海量的数据和知识,这些数据和知识分布在城市的各种信息系统中,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语义描述,难以为智慧城市应用服务。为了整合和利用智慧城市中的多源异构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需要一种语义模型来提供统一的概念和术语体系。作为描述智慧城市知识的语义模型,构建智慧城市领域知识图谱可以解决智慧城市中的数据和知识集成问题。然而,现有的人工图谱构
煤炭地下气化工程、地热能源开采及高放射性核废料深埋地质处置等地下深部岩土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会受到高温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温作用后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地下岩土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不同温度、升温速率、热处理时间及冷却方式处理后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声发射监测,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质、声发射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不同温度、升温速率、热处理时间
《抱朴子》是魏晋葛洪在壮年时期编著的一本著作。《抱朴子》分外篇和内篇,《内篇》是道教经典之一,也为东晋以后道教理论的系统化做出重大贡献。《外篇》着重体现儒道兼容的伦理思想。在道教史上,葛洪首次将儒家思想大规模融进道教的伦理思想中,为道教的发展和魏晋以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