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SBR联合工艺处理四环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成为了国民聚焦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当中,最为凸显的是水污染问题。四环素生产废水有着成分复杂、CODCr浓度较高、难以生物降解、污染性强等特点。因此,研究四环素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结合四环素生产废水的物化性质,先运用臭氧氧化的方式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续再运用SBR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在臭氧氧化预处理四环素生产废水的研究中,主要从废水初始pH、臭氧投加量、臭氧氧化时间和反应温度这四个因素研究其对臭氧氧化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臭氧氧化法预处理四环素生产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常温状态下,废水初始pH为9,臭氧投加量为400mg/min,臭氧氧化时间为2 h。在此最佳条件下,四环素生产废水的臭氧氧化预处理效果明显,CODCr浓度从6360mg/L降低到4935 mg/L,去除率达到22%以上,B/C从0.16提高到了 0.50,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下,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效果显著,四环素浓度从672mg/L降到50mg/L以下。利用HPLC-MS检测四环素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产物,在一级质谱图中主要发现了 3种物质,它们的质子化分子离子特征峰分别为m/z=461[M+H]+,432[M+H]+和480[M+H]+,将其分别命名为A-C。通过分析得出四环素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降解途径,这对四环素生产废水实际工程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经臭氧氧化预处理后的四环素生产废水进入SBR生化系统进行深度处理,该试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磷投加量对SBR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变量的方法,得出SBR生化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为5d,溶解氧浓度为2mg/L,磷投加量为CODCr:P=500:1。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当CODCr进水浓度为4935mg/L,SBR反应器连续运行30d,6d后CODCr出水浓度不再明显下降,最终出水CODCr基本稳定在330 mg/L,可以达到现行的《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排放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非煤矿产资源以井下开采为主和开采环境复杂的基本现状,本文分析了诱导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从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
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企业经营决策和成本利润分析中的一个应用,通过在江苏HX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说明贡献分析法是企业经营决策中一个很好的工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机合成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塑料、造纸等行业。然而,由于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这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染料废水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日益严重
臭氧处理育苗用水,科学配合投放光合细菌所产生的综合生物效应对提高罗氏沼虾高密度工业化育苗量的试验,获单位育苗量每m~35.2万尾,同时显示出苗壮、无病害的优点。方法:5—7
太湖属于典型的长江中下游浅水型湖泊,2015年1到9月对上山村水源地进行了采样对相关理化指标与浮游生物种类、密度、优势种进行了调查,对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矿山地质安全问题是影响矿山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采用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对其展开研究,但往往评估效果较差,影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设计结果的有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LC)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胸部CT显示为双肺弥漫性肺疾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TBLC且临床资料完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也在逐年增长。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城市每年将会产生垃圾1.6亿吨,并且以每年超出10%的速率增加。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