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 802.22的WRAN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可用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人们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来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却发现全球授权频段,尤其是信号传播特性比较好的低频段的频谱利用率极低。因此近几年来,能够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实现再利用的频谱共享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认知无线电(CR,Cognitive Radio)技术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可有效地解决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它通过感知频域、时域和空域等频谱环境,自动搜寻并利用已授权频段的空闲频谱,实现不可再生频谱资源的再利用,为解决如何在有限频谱资源条件下提高频谱利用率这一无线通信难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04年11月,IEEE 802.22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目前,IEEE802.22工作组对基于CR的无线区域网络(WRAN,Wireless RegionalArea Network)的空中接口标准正在制定中。尽管业内对于WRAN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技术特点已经达成共识,但一些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对WRAN进行系统级仿真可以掌握它的一些关键技术,同时验证相关算法在系统级下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CR,对CR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介绍了相关标准化组织对CR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区域网技术,对基于IEEE802.22的WRAN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协议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WRAN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着重介绍了WRAN系统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具体设计,详细阐述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思想及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算法。最后着重介绍了WRAN系统仿真平台的实现,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流程进行了说明,并给出系统仿真结果,完成对系统性能的评估。
其他文献
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无线通信传输技术。MIMO技术实质上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遍及诸多领域。信息的收集、传递、共享与办公自动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对文档的安全性,真实性也越来越高。目前各
无线信道的信道状况总是不断随时间而变化,所以要在无线信道上取得高的通信速率往往不易。为了达到高的吞吐率,通信协议不仅要能够在恒定的信道环境下以高码率工作,而且要能
通信系统设备架构的特点通常是由全局节点和多个外围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系统。系统中每个节点上都有抽象的资源数据且实时变化,因此,节点之间需要实时交互资源数据;同时,由于资源数
跨域身份认证技术是身份认证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部署,传统的网络架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在云环境下,身份提供者、认证凭证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高等级高速公路在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的承载作用,根据国家公路相关规划,预计到2030年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将会在现阶段基础上提高一倍。当沥青路面工作一段时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协议测试已经成为网络协议工程学中研究的热点问题。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协议实现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鲁棒性测试是保证协议实现在恶劣环境
超宽带(UWB)是新一代的无线电通信技术,采用功率谱密度极低、持续时间极短的脉冲串来传送信息,具有传输速度高、低功耗、低成本、抗多径能力强、安全性好等特点。UWB技术主要
中国电信产业飞速发展,2008年电信重组之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各运营商之间的争夺客户战日益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运营商从简单的价格战发展到理性的成本服务深层竞争
P2P是一种从一个对等端到另一个对等端的自组织系统。系统中,每个对等端的地位都是相同的,亦称自治实体,可以实现共享分布式资源及非中心化服务的思想。随着P2P技术的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