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全面设计改革开放的各项公共政策,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大幅调整,加快实施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成为力求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瓶颈和关键。深入实施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属于国家区域公共政策制度,也是长期浩大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作为配套的公共经济政策,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所包含的内容及其执行的情况、所带来的效应及其评价、所存在的缺陷及其成因、所需要的优化调整及其制度设计都有待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和总结。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所应发挥的功能和执行情况汇总梳理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分析,通过效应分析,政府在市场主导前提下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的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以控制,以增长率为标志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历史原因及部分财税政策并不适合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经本文研究分析,原有的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和运行缺陷,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财税政策的研究探索远未终止,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可行路径,根据西部地区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要求,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进行效应评价和政策缺陷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的优化对策和制度设计,提出西部大开发应遵循目标、法治、长期、系统和比较优势的原则,并在理论上设计修正了原来存在缺陷的财税政策,并创新或借鉴了其他经济政策工具,形成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特殊辅助政策有机统一的西部大开发财税政策体系,为西部大开发顶层设计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也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