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失独家庭数量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时间迁移,这些失独家庭的生理、心理进一步衰老,由于没有子女,加上自身心态问题,遇到重大疾病时,较易引起失独家庭的实际困难。失独家庭作为弱势群体,本身获取资源能力较差。并且随着年纪增大,会产生日常照料需求、情感需求、家庭关系调节需求等。这些困境显示出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帮助和支持。而社会支持的构建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目前面临的危机。如何有效帮助失独家庭构建全面、长久稳定的社会支持,从而可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是探索救助模式的重要目的。失独家庭救助问题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去切实帮助各方力量也在不断探索当中。政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失独老人的基本生活。以上海市妇联为例,近几年推行关于失独家庭项目的购买服务,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做,而社区助福行项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助福行”失独家庭服务项目研究,运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以下内容。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介绍了失独家庭和社会支持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社区助福行项目概况,阐述成立背景、介入方案和实施情况等,从服务对象、购买方、承接方和评估方等几个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成效评估。第三章阐述了对失独项目特点进行介绍,立足于把握失独家庭具体需求,为其构建全面有效的社会支持。第四章是从项目运行专业化分析,认为项目基本帮助失独家庭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但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社会支持延续性不足。第五章是从构建特殊服务对象支持系统进行讨论,认为帮助特殊群体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需要多方力量联动等。第六章是总结部分。提出一些为失独家庭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建议。如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社会组织能动性、整合社会资源等。综上,笔者从项目结束评估中得出结论:在社区助福行项目中,项目组为失独家庭链接各种资源,提供内外部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证明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显示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必要性。总体来说,为失独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和困境,并且需要多方力量的努力和合作。在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中,政府是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社区是提供社会支持的桥梁,社会组织是服务承载者,失独家庭是服务对象,志愿者和同伴是互助者,要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特点整合资源利用其优势,以便为失独家庭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