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反馈条件下的眼控打字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aimi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眼控交互逐渐成为未来人机交互发展的趋势。为了提高基于注视点停留方式的眼控交互可用性,先前研究在停留时间和反馈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推荐的预设停留时间并不一致。并且先前研究只是在单一停留时间设置的不同反馈方式上进行探究,所以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停留时间设置。基于先前的不足,本研究对最优停留时间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探讨两种反馈设置(视觉反馈和视听觉结合反馈)对眼控打字的影响。本文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基于先前的文献和预实验,得出适当的停留时间长度、视听觉反馈条件和适合汉语文本打字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眼控打字可用性测试。在该可用性测试中通过综合各种客观评定指标得出基于绩效的最佳停留时间,并比较两类反馈条件对眼控打字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被试在日常打字环境下眼控打字的主观感受。研究二通过综合各种主观评定指标得出基于用户体验的最佳停留时间,并在主观评定指标的框架下进一步比较两类反馈条件对眼控打字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1)无论从客观绩效指标还是从主观体验指标都得出,视听觉结合的反馈方式要优于视觉反馈方式,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降低被试的打字认知负荷所致。(2)单独从客观绩效指标得出的视觉反馈和视听觉结合反馈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600ms和400ms。(3)单独从主观体验指标得出的视觉反馈和视听觉结合反馈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600ms-800ms和600ms。(4)综合主客观指标得出的视觉反馈和视听觉结合反馈的最佳停留时间都为600ms。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两个不同反馈条件分别选出相应最优的停留时间,为今后的眼控产品在不同条件的停留时间设定提供相应的参考。并且本研究对两种反馈条件下的绩效和主观操作体验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进一步对眼控打字中的反馈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光纤技术,光电集成和光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光通信设备不断朝着功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高,模分复用技术受到人们的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生态效率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效率是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各地区引资规模和质量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生态效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区域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的视角探讨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修复及再生具有重要作用,局部干细胞的衰老及枯竭是器官及组织老化的重要原因。补充干细胞可以缓解器官或组织局部的老化及功能障碍,因此干细胞治疗成为补充局部器官或组织干细胞的一种可行性方法。然而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存在老化及低存活率等缺点。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部位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活性氧较为敏感,然而内源性的活性氧却是重要的分子信号,高水平的活性氧能引
低能耗与高集成度间的矛盾限制了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传统的基于电荷输运的CMOS器件技术已经逼近其本征极限。自旋波因其波长短、超低能量损耗的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信息载体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基于自旋波的信息处理器件由于其利用波动特性工作的本质,被认为不仅有望实现多信道数据并行处理的传统布尔逻辑运算,还可能应用于如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所需的非布尔逻辑运算。在众多自旋波信息处理器件中,耦合型自旋波功能器件作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