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人格特征的关系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对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和人格特征三个概念不同维度的讨论,帮助教师认识和理解倦怠现象,以便找到合理的控制办法和有效的解决措施,增强社会支持和建立良性机制,对增强教学效能感、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减轻职业倦怠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两部分,采用访谈方法、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运用SPSS13.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深入探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考虑人格特征在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间的调节作用,并得到以下结论:   (1)本研究修订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以及引用的教学效能感量表以及人格特征问卷,信度效度指标良好,可以用于本研究使用。   (2)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   (3)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疏离感和成就感低落呈显著相关。   (4)中学教师的人格特征在教学效能和职业倦怠间有部分的调节作用。   (5)教师教龄、学历、任课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对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它起源于Premack和Woodruff对黑猩
小班化教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推行以来,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小班化教育改革更是开展的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也开始
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的未来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中客观必然存在的,高职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对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学生的
文字题是小学数学的基本题型。它包括了数学的概念、术语、数字和问题,并与式题和应用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字题教学中,求和、差、积、商是多少的题目较多,为了教好这
期刊
为探讨鲁中地区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从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对鲁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