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油画静物中光影与光色的艺术分析 ——由我的《花·绘》系列创作引发的思考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vp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画中,光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笔者从静物绘画实践中体会到光对于画面的重要性,于是把光从中提取出作为文章讨论的中心因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思考光影和光色在静物油画中的表现。笔者于第一章讲述了西方绘画中光的表现力,主要从光的客观层面和精神层面展开讨论。全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光的客观性表现在光学的研究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以及艺术家把光的特性运用到绘画中所呈现的特点。因本论文以静物画为研究对象,静物画家作画常在室内,笔者在此把室内光的稳定性特点与室外光的流动性特点做出简单比较。第二节体现的是光在宗教绘画中象征的精神性以及艺术家是如何用光来表达画面的。第二章讨论的是“光影”、“光色”与静物画的风格化。笔者从静物画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及艺术家个人风格的角度,分析光影和光色在静物绘画中的表现。全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解释光影产生明暗,以伦勃朗画面中的凝重的光影、荷兰小画派维米尔画面中温馨的光影、以及夏尔丹画面中深沉的光影为例,体现光在古典时代是以明暗的形式表现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的。第二节解释现代意义上的光色是指艺术家通过色彩的差异去体现光。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画面中外在的光色、塞尚画面中理性的光色、莫兰迪画面中追忆的光色、以及卡茨画面中平面的光色为例,从不同绘画风格的画家中体会色彩所带来的力量,也就是色彩碰撞产生的光感。第三节是“光影”与“光色”的交织之美,虽然在两个历史阶段中强调明暗产生的光与色彩对比产生的光有所不同,但是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节点上看,光影与光色还存在一种密切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一是表现明暗的时代中有现代意味的光的产生,二是现代光色中存在对明暗的不可忽视性。由于艺术观念的继承性,光在当代画家个人的绘画风格中也呈现出多样化倾向。第三章叙述的是笔者在创作静物画《花·绘》系列时由光所引发的思考。主要围绕绘画对象与光的关系、场景布置的偶然性与地域性、以光作为切入点的绘画尝试展开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量乳腺癌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络系统(Meridian System,MS)上的穴位温度,以探讨乳腺癌和HCC患者经络穴位体温调节的基本特征。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包括健康在校大学生、乳腺癌患者及HCC患者。其中,健康在校大学生即为本校招募来的学生。乳腺癌患者病例来源为当地癌症患者组成的社会公益组织。HCC患者病例来源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灵芝粉对地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80羽健康状态良好、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38周龄肉蛋兼用型地方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 g/kg的灵芝粉。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2)与对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健康6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48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蛋鸡。A组(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g/t黄芪多糖。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C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C组、D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正>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涉及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的生活服务新业态、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多方面内容。
期刊
当代视觉展示现象表征了文化的视觉化转型,视觉文化的发展演变与消费社会及其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符号消费或视觉消费实际上是一种视觉展示性消费。因此,展示价值甚或炫示价值成为视觉展览和展示的主导性价值,对于以商品消费价值为主导、以视觉奇观为表征的当代视觉展示价值,必须转换为文化价值,担当时代的文化责任。
期刊
东北师范大学从2020年开始进行大类招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尤其是通识课)进行较大调整,这与日本大学90年代开始的“去教养化”恰好相反。大类招生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及创造的教育理念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回顾二战以后日本大学课程改革的历程,之后以日本北海道大学教养学部的课程设置与东北师范大学的通识课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
将各门艺术史打通并形成一种具有艺术学理论学科构架的艺术史,是目前艺术史学科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跨媒介艺术史由此成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史书写路径。它越出了单一门类艺术的狭隘视角,在一个各门艺术相互关系的宏大构架中来思考艺术的历史演变和风格消长。豪塞尔的艺术发展不平衡论、雅各布森的艺术史主导论以及跨媒介模态理论,为艺术史的跨媒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和必不可少的方法论观念。而在实践层面,至少存在着三
背景: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在临床上表现为类似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浸润性及侵袭性生长,并有转移倾向,常见病理结局是肝纤维化,预后普遍较差,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较高。然而目前针对AE的治疗选择相对较少且效果不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一类具备自我更新及免疫调节特性的细胞类型受到广泛关注,多项实验证实
背景:结直肠癌伴单纯性肺转移预后较好,本研究拟建立一个预测该类型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5年结直肠癌伴单纯性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使用Cox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使用2013年3月-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癌伴单纯性肺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验证集,通过校准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对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