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多媒体应用中主要媒体类型之一的视频图像,在数字化后产生的巨大数据量对信息的处理和存储设备以及传输网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成为阻碍多媒体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研究高效的视频数据压缩算法对多媒体系统性能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像压缩技术已经研究了几十年,提出了诸如差分脉码调制编码(DPCM)、离散余弦变换(DCT)等压缩方法,并已经形成了基于DCT等技术的国际压缩标准,如JPEG、MPEG、H.261等,图像压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但是人们也逐渐发现这些压缩方法的一些缺点:如高压缩比时出现严重的方块效应、没有充分利用人眼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简称HVS)等。为此,人们经过不断探索,又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压缩方法例如分形图像压缩、小波变换图像压缩、人工神经网络压缩等。图像压缩编码正向着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压缩质量的道路前进,其中小波变换图像压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小波变换技术以其良好的空间.频率局部特性和与人眼视觉特性相符的变换机制,在图像编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中,针对小波系数的树形结构,以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图像编码算法,但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其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图像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比较了零树编码方法和矩形块填充编码方法的优缺点。零树编码方法很好地利用了不同层的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但没有利用同一层中相邻区域的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矩形块填充法利用了图像小波系数中相邻区域的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但没有利用到不同层的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将零树编码方法和矩形块填充编码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颖的图像编码方法,即矩形块一零树编码方法。 因为矩形块.零树编码方法是对零树的树根的建立进行了改进,所以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以零树编码方法发展起来的各种编码方法,如嵌入式零树编码方法和SPIHT编码方法。本文将嵌入式零树编码方法和矩形块填充方法相结合为例,证明了这种结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成为近年来通信技术市场的最大亮点。当前,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技术更是受到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放射性肠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并探讨BMSCs修复放射性肠损伤的机制.方法 对SPF级SD大鼠胫骨和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鉴定得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看清一些静态图像的细节,这就要求对图像进行整体或局部的缩放,这种情况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一般通用的PC机即可满足要求。但是在目前飞速发展的实时监
学位
当前,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它,各企业、公司、学校也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局域网。在网络方便大家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作为MPEG-4视频编码标准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向对象的视频编码技术是提高编码效率的关键,而一个高效提取视频对象的视频分割算法是面向对象编码的基础。由于受实际环境中各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基础,贯穿于信息安全的整个过程,为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提供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措施。目前,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中,密码学的应用日益普遍。在
GSM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本文主要从软件无线电的角度研究GSM/GPRS系统物理层相关算法,验证其在我国自主设计的一款面向通信的多模式SoC芯片YYY上的实现。本文
无线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Wireless Optic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WOMIMO)结构具有优于电波段的通信速率,但将其应用于实际通信环境中仍需考虑多用户干扰对系统通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