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以竞争性行业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决定着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利益主体中的分配,不同的股权结构表明不同的权利分配和利益分配,不同性质及不同持股比例的股东在企业中的地位与投资目的不同,会使治理机制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绩效,所以,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息息相关。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即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是通过权力制衡的影响来实现的;而股权构成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则是通过委托-代理不同的作用方式来实现的。 通过对股权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其各自的经济发展道路、社会文化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典型的股权结构模式: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中国的股权结构由于历史、认识、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股权结构模式:国家股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法人股比重较大、流通股比重较小、股权向单个股东集中、第一大股东常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非竞争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同之处。 针对中国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的特殊性,笔者对各类主要股权构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国家股会形成有效持股主体缺位、监督者和经营者二者合一的情况;法人股则具有明确的投资主体、持股动机具有投资性和经营性以及持股时间较长的特征;流通股的特征是具有短期炒作性、不谋求控制权。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中国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中,国家股比例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净资产现金率不相关;法人股比例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与净资产现金率不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净资产现金率负相关。Herfindahl_5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及净资产现金率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及净资产现金率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现金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最后,针对中国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国外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采用两阶段的分析框架,以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分界点,针对我国1994-2004年间以及2005年下半年外汇市场改革之后的外汇市场结构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却始终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不断创新,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其中一项创新成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由多家分散的中小企业为解决融资困难而联合发债的一种创新融资方式,需要政府、担保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协调。2007年我国发行第一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深中小债,是由深圳市20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的债券,开创了
本文紧密结合金融市场效率理论的发展,详细阐述了期货市场效率的特征,并指出价格发现功能是发挥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原油,大豆,铁矿石等大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