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溶性降黏剂MSA合成条件的优化与降黏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以开采的轻质油储量的减少和开采技术的提高,重油开采量的比例将越来越大。本论文针对重油黏度高以及流动性差的问题,开发能够有效降低其黏度的油溶性降黏剂,考察了油溶性降黏剂的合成条件以及原料配比,并初步探讨了其降黏机理。   本论文采用三种单体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合成得到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MSA)。考察了溶剂加量、引发剂加入方式、反应产物提纯方法以及反应温度等,然后又对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引发剂的用量等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优化,筛选出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所合成降黏剂对实验中的两种油样具有较好的降黏效果,对于胜利稠油,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单体配比为6:2:1,引发剂用量O.9%,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90℃,产物的加量为0.4%时,净降黏率为23.02%;对于委内瑞拉稠油,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单体配比为6:3:1,引发剂用量1.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90℃,产物的加量为0.3%时,净降黏率为31.12%。将合成产物MSA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使用。结果表明,CTAB与MSA按照1:2的比例复配后降黏效果最好,对委内瑞拉稠油的降黏率达到34.03%。   对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MSA油溶性降黏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对稠油才具有降黏作用;加入油溶性降黏剂MSA后,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略有降低,胶质和沥青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中的各种元素含量也有所变化,稠油体系的胶体稳定性显著增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