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移动代码传播与监测模型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意移动代码传播与监测模型研究是建立有效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基础。本论文针对恶意移动代码多矢量传播(指恶意移动代码同时采用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及扫描监测系统部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现有随机、小世界以及无尺度等网络模型不适于描述多矢量传播网络拓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重合节点的无尺度多局域世界网络模型。该网络由多个单矢量形成的无尺度网络构成,每个网络形成一个局域世界,域内节点连接紧密,而域间节点连接稀疏且存在重合节点。该网络与无尺度多局域世界网络相比,具有短的平均路径长度;与无尺度网络相比,具有强的局域世界集聚性。这些特性使恶意移动代码能够削减局域世界结构对传播的制约,达到在无尺度网络上的传播性能,但付出的连接代价更小。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传播控制提供要点支持。其次,针对当前恶意移动代码多矢量传播过程以及传播局域化现象缺乏合适传播模型描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局域世界的二维空间传播模型。该模型基于传播网络中的多局域世界构成,将恶意移动代码传播空间划分成两个空间维度:传播广度和传播深度,分别描述其在不同局域世界间及同一局域世界内的传播过程,从而将传播连接分解为域间连接和域内连接,统一了对恶意移动代码单、多矢量传播过程的描述;而两种维度细致刻画了其在不同局域世界中传播结果的差异,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研究问题,使其成为一个更为通用的传播模型。第三,针对实际扫描监测系统部署缺乏理论指导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分布的扫描监测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监测系统部署阈值概念,描述相同检测率要求下,监测系统规模与扫描源扫描宽度属性之间最经济匹配取值。该模型为制定适合自身资源的检测目标和监测系统部署方案提供理论指导,避免了原来凭经验的盲目部署。最后,将本文提出的传播模型与扫描监测模型应用于实际扫描监测系统部署,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蜜罐的扫描监测原型系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络频繁遭受攻击,导致网络大面积瘫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网络攻击、网络经济犯罪等安全事件也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对大规模
本文从建设一个大型信息网络(体委网)的实际出发,对一个已存在的大型信息网络(民航网)进行采样测试,围绕着对计算机网络的流量控制(Traffic control)和拥塞(Congestion)等影响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网络研究的技术热点和难点。ITU-T、IETF等组织均对服务质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IntServ(综合服务模型, Integerated se
一、2003年平板玻璃行业步入复苏阶段2003年受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平板玻璃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产销两旺、价格上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即是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本文即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介绍了芬顿氧化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光-芬顿氧化技术、电-芬顿氧化技术、超声-芬顿氧化技术、微波-芬顿氧化技术等
当代伦理理论很少把功能和美德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而在古希腊的伦理著作中,却处处显示出物体功能和美德的密切关联。这就是由苏格拉底肇始,经柏拉图继承发展,到亚里斯多德
在面向服务计算的理念和技术框架下,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将人、计算机和网络联接以完成特定的业务功能,应用十分广泛。业务流程设计过程包括软件服务选择和复用、流程
大气中的水汽对940nm附近的太阳辐射吸收较强,利用水汽吸收透过率与水汽量的关系可以反演大气柱水汽总量。介绍了基于太阳辐射计反演大气柱水汽总量的方法,并对合肥地区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