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建立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脱颈臼处死Balb/c小鼠皮肤腺癌传代小鼠,无菌条件下剥取瘤体,制成细胞悬液,计数细胞,以细胞浓度1X107个/ml注入小鼠右下肢腹侧皮下,每只0.2ml.后观察成瘤率,肿瘤有无自发消退,自发转移,浸润性生长等生物学性状。观察荷瘤鼠的自然生存期,光镜观察瘤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接种小鼠于接种部位全部有肿瘤生长,期间未出现肿瘤的自发消退及转移现象。荷瘤鼠的自然生存期为40-45天,在整个传代过程中肿瘤病理学分型未发生改变。结论: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肿瘤研究及抗瘤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目的:研究JS-K的体内抗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Balb/c鼠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JS-K组与顺铂组。接种瘤细胞24h后,各组按既定剂量腹腔注射(ip)给药,连续给药20天。于接种肿瘤第21日行末次给药,并于欢日脱颈臼处死小鼠,剥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取瘤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肿瘤组织生长及病理变化情况;Trizol抽提总RNA, RT-PCR检测caspase-3, bax, 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 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JS-K组,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瘤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瘤重(P<0.05),且其抑瘤率分别为64.8%,49.5%;常规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均可见较大范围的凋亡坏死区域。实时RT-PCR分析结果可见,给药组caspase-3, bax的基因表达均有明显增加,JS-K作用下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近三倍之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也说明,给药组caspase-3, bax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加。结论:JS-K对Balb/c鼠腺癌皮下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凋亡,上调caspase-3, bax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