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整理《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文献,并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完成《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并对《内经》古天文医学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方法:以关键词为检索项,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逐年检索收集目标文献。利用TPI系统建立《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并对文献数量及年代分布、论文来源进行分析.
结果:将检索的文献918篇,其中理论172篇,实践746篇分为古天文医学、时间医学、气象医学、地理医学四个平行库结构,每个部分又分为理论和运用,收集入库,建立了《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并对收入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年代分布:1979(_)1989第一阶段76(8%),第二阶段285(31%),第三阶段523(57%),未标注32(3.4%)其中论文数量较2001年以前增长明显。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区期刊共发表303篇相关论文,涉及22种期刊;根据洛卡特定律:发表3篇以上的作者有35人,按地区分排列前五的分别是: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根据齐普夫定律:“月”的词频最高。
结论:
1、建立《内经》古天文医学知识数据库平台。
2、通过现有研究文献电子文档,有效地解决了《内经》古天文思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使《内经》古天文医学相关文献便于获取,消除了国内外地域的限制,数字化后为保护古天文医学、继承和发扬中医迈出坚实的一步;
3、有利于现代学者进行科研、教学、医疗临床不同领域的使用;
4、根据布拉德福定律:说明在1979-2011年间《内经》古天文医学研究文献在各种期刊中的分布符合科学文献布拉德福定律的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内经》古天文医学相关文献呈阶段性增长和年度分布不均的特点。
5、根据洛特卡定律:基本符合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的规律,作者地区集中在中国经济、政治、科学发达的省市,有15名学者可以看做是研究《内经》古天文贡献率较高的重要学者,符合文献还表现为单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多,高产作者极少的特点。
6、根据齐普夫定律:月、日、气候、子午流注、四时、历法、天人合一、二十八宿这几方面是古天文联系医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核心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