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钾通道开启过程中变形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KcsA晶体结构的发现,是从原子尺度所进行的对离子通道选择性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之后,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开始向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聚拢。然后,由于缺少单一蛋白在闭式和开式状态下的双晶体结构,通道门控方面的很多特性还不为人知。2006年和2009年先后获得的NaK通道闭式和开式结构,为研究离子通道门控特性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此次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中,我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TMD)模拟了NaK通道由闭合态向开启态的转变过程,有两个重要发现。一个是提出了GIG的新铰链模式,并由此解释了旋转和弯曲运动的分离机制。之前的门控模型,要么认为旋转和弯曲单独发生,要么认为旋转弯曲在铰链以下均匀分布,我发现,在NaK通道门控过程中,内螺旋的旋转和弯曲运动的起始位置不同,前者集中于包含G87号铰链的GIG残基上;后者则自V91开始,分布在V91号残基以下的内螺旋区域。另一方面,旋转和弯曲沿螺旋的变化规律不同,前者在GIG区域即由0快速增加到最大值,而在GIG铰链域以下没有发生变化而始终维持在最大值;弯曲从V91开始沿内螺旋均匀增加,直至螺旋末端。旋转和弯曲分离机制的提出,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离子通道门控特性的认识。二个是分析了NaK通道变形过程中,亚基间所围成的导水支道结构的变迁,以及它的堵塞机制。变迁方面,发现支道口径的变化是由内螺旋旋转运动所导致的,控制位点是V91,这和“门”的变迁机制不同,门的变迁是由内螺旋的旋转和弯曲运动共同导致的,从而明确了NaK通道两种导水方式的区别和联系,阐释了这两者与蛋白变形的关系。堵塞机制方面,发现内螺旋上苯丙氨酸F94侧链苯环和外螺旋F28侧链苯环形成的稳定构型,导致了支道外侧的堵塞,新发现的这个亚基内相互作用对于维持NaK开式构型的稳定也非常重要;发现内螺旋上F92在脱离相邻亚基疏水层对它的束缚后,发生了侧链苯环的不规则偏转,导致了支道内侧的随机性堵塞。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即“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具有其他不良影响的”(以下简称“不良影响”条款)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是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在商标法中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条款的表述带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在商标法适用实践中,关于“不良影响”条款的性质、定位和具体适用条件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将其作为商标禁止注册理由的一项兜底条款进行扩大适用的情形,一
目前,“通知-删除”规则在电商平台专利侵权领域适用时,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从徐丽君诉京东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嘉易烤诉天猫案、陈晓君诉德萨、淘宝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案例可以看出,实践中法院对于“合格通知”的标准、电商平台经营者在接到通知后采取必要措施的合理时间,以及必要措施的标准都没有统一的认定。此外,还存在部分权利人滥用“通知-删除”规则,恶意打压竞争对手,影响电商平台正常经营的情况。适用“通知-删
Mg(BH4)2作为储氢材料,因具有高热值、释氢温度低等属性而备受青睐。但是炸药在制备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衡量炸药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有文献报道,含能材料中引入Mg(BH4)2,由于机械感度过高而难以实现应用价值。为了降低含Mg(BH4)2的混合炸药的机械感度,本文以钝化黑索金作为主体炸药,添加一定比例的Mg(BH4)2、Al粉、AP等采用制备造型粉的工艺,用石蜡作钝感剂,顺丁橡胶作粘结剂对
目的提出一种双面复合电刷镀法制备超疏水不锈钢网并实现油水分离。方法搭建双面复合电刷镀试验装置,将不锈钢网依次进行预处理、刷镀过渡镀层、刷镀工作镀层和低表面能改性处理,得到超疏水性能良好的不锈钢网。研究刷镀电压、刷镀时间、刷镀速度以及刷镀温度等参数对不锈钢网微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借助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测试设备,对制备的不锈钢网的表面润湿性、微观
近年来,为应对我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国家出台了多则养老政策帮助缓解养老压力,社区养老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探讨的社区养老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其以社区为单位,以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为主、社区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力量的养老模式,集结了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共同帮助老人更好的生活。当下养老模式的探讨热度表明了社会的适老化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设计领域,关于适老化研究的文献日益增多,但大多是建筑空间
针对镁/聚四氟乙烯红外诱饵剂辐射温度高及辐射面积不大的问题,采用将镁/聚四氟乙烯颗粒化后再燃烧的方法,研究镁/聚四氟乙烯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工艺参数对颗粒状态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制备工艺,接着对各类添加剂改性的镁/聚四氟乙烯诱饵剂进行了颗粒化,最后研究了颗粒化后诱饵剂的燃烧及红外辐射性能。基于镁/聚四氟药剂性质及界面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制备镁/聚四氟颗粒的机理,确定了颗粒化工艺的材料组成,采用挥发法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揭示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研究领域近20年来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结果显示,相较于2001—2004年,2013—2016年和2017—2020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研究领域发文量显著增加,增长率分别为1 302%和2 201%。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关
社区矫正属于司法范畴的概念,有助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如果从全球层面对法制建设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非监禁刑罚的可行性更强,并在国际刑罚中扮演关键角色。目前,国内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除了考虑到实际国情之外,也是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社区矫正机制整体发展实际,要求我们结合具体工作做好深入分析和研究。从法理以及践行层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社区矫正,即在保证罪犯没
研究基于四级阻抗技术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Ⅰ类和Ⅳ类地表水氨氮质量标准的限值分类,探究0.15和1.5mg/L氨氮胁迫下15d内斑马鱼(Daniorerio)行为响应,为环境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响应提供数据支撑。实验采用斑马鱼游动强度和速率综合行为强度来反映其行为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SPSS 差异性分析、自相关分析(Autocorrelation
为了深入揭示城市水体中氨氮胁迫对鱼类生存和栖息地的影响,有必要针对特定鱼类对氨氮胁迫的行为响应进行探究。为此,选择对氨氮较为敏感的重要经济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通过氨氮急性毒性预实验确定氨氮浓度范围,并设计了“静水多室”实验装置,开展了鲢幼鱼对氨氮胁迫的行为响应实验。实验条件为水温(25 ± 1)℃,pH 7.9 ± 0.1,溶解氧 > 9.0 mg/L,电导率约400 μs/cm;鲢幼鱼体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