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工作的深入,我国提出大力调整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等措施。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天然气需求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但是,我国LNG码头建设数量不够,LNG码头成为制约LNG进口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些港口开始新建LNG码头,扩大LNG的进口能力。在已有港区内新建LNG码头,LNG船舶进出港可能与其他类型船舶共用航道。而LNG船舶作为一种危险性船舶,对航道通航条件和交通组织具有特殊要求,LNG船舶进出港对港区内其他船舶的通航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港区的生产运营。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估LNG船舶进出港对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LNG船舶在航道内的航行组织形式及通航要求,并考虑LNG码头建设位置和发展规模,建立LNG船舶进出港航道通航效率影响评估模型,客观评估LNG船舶进出港对航道通航效率产生的影响。首先,基于国内外关于船舶通航对港区运营和航道通航效率影响评价指标的研究,并结合LNG船舶进出港航行组织形式,提出航道通航效率影响评价模型。然后,分析航道通航效率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和评估模型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并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理论,建立船舶进出港通航作业仿真模型。以某港区为例,结合港区LNG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规模,并充分考虑LNG码头位置、不同作业区泊位以及航道等因素,通过模拟船舶的通航和港区的生产运营,从全年通航、冬季供暖高峰期以及不同作业区和不同类型船舶等方面客观评估LNG船舶进出港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LNG船舶航行组织形式及航行安全距离进一步提出航行优化方案,对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该港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对科学决策码头选址、合理确定LNG码头接收能力以及优化航道内船舶通航方案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