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是指使用者有使用、复制、散布、研究、改写、改进该软件自由的软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发、发布、运用自由软件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自由软件运动(Free software Movement)也由此兴起。在自由软件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又分化出了开源运动(Open source Movement)。它秉承自由软件运动的基本精神,将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目前自由软件运动已经由发起阶段到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对它的争议也与之俱来,本文认为自由软件运动的伦理精神是自由与共进,其达到其伦理目的的手段是开放与共享。其伦理精神中,自由是核心。这种伦理精神由两种精神构成:一是科学伦理精神,自由软件运动是科学伦理精神在IT界的复兴,二是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中的开放与共享与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精神共同打造了网络信息时代IT文化的内核。同时,自由软件运动中的自由也不是极端的自由,而是在自己建立的契约内,自洽的自由。之后,本文尝试用传统的伦理理论对自由软件的伦理精神进行了辨析,道义论和后果论是传统伦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二者既相对又互补,交替的发挥着指导人类行为的作用,其中道义论最重要的流派是康德主义与社会契约论,而后果论最主要的代表是功利主义,通过对这些伦理学理论的考察,我们发现,其中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理论都有不足,我们综合用这几种伦理理论,对自由软件的伦理价值进行探讨,对其伦理意蕴的合理性进行探究。之后,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由软件伦理合理性的分析,提倡对于传统伦理理论进行整合或者超越,也就是说将道义论和后果论融合,以实践为纬度,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将学术与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了自由软件运动给发展中国家软件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将自由软件运动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时空中,并探讨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数字鸿沟”和“文化帝国主义”等更加广泛的问题。研究其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及意义,特别是阐述其对我国信息产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后来居上的重要意义。认为:选择充满活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自由软件作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方向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与国际产业环境的条件下必然的抉择,并据此提出了中国软件业发展自由软件应该把握的基本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