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5-HIVgp160疫苗药效学及IL15基因佐剂对其免疫效果增强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好方法。虽然已有几十种疫苗进行了临床试验,但是还没有一种疫苗对高危人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继续进行新型艾滋病疫苗研发刻不容缓,艾滋病治疗性疫苗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控制病毒载量、延缓艾滋病发病进程,为艾滋病疫苗研发的主要方向,同时利用各种佐剂增强艾滋病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是目前研究中的新策略。本研究首先对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表达HIV-1gp160的腺病毒5型载体(Ad5-HIVgp160)疫苗进行临床前小鼠药效学研究。Ad5-HIVgp160疫苗以2×106VP/只、2×107VP/只、2×108VP/只、2×109VP/只、2×1010VP/只剂量分别免疫小鼠,采用ELISPOT法和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体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各剂量组小鼠均可诱导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剂量为2×108VP/只时能够在小鼠体内激发出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之后,研究IL15基因佐剂协同poly(I:C)对表达HIV-1B亚型gp160DNA及腺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增强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首先构建表达IL15的质粒pVR-IL15,将pVR-IL15联合pVR-HIVgp160初免Ad5-HIVgp160加强方式免疫小鼠,采用IFN-γ ELISPOT、ELISA和CCK-8等方法比较疫苗单独免疫组小鼠与疫苗加IL15佐剂组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强度。结果显示疫苗加IL15佐剂组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反应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比疫苗单独免疫组小鼠相比均有显著增强。pVR-IL15协同poly(I:C)联合pVR-HIVgp160初免Ad5-HIVgp160加强方式免疫小鼠,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检测免疫小鼠体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pVR-IL15协同poly(I:C)组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pVR-IL15组小鼠。进一步实验说明,pVR-IL15协同poly(I:C)组小鼠在免疫后3天即可诱导出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高于其它各组小鼠,并且平稳保持至免疫后第8周。荧光定量PCR实验进一步显示,pVR-IL15协同poly(I:C)组小鼠淋巴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及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小鼠,并且Bcl-2表达量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强度呈一定相关性。综上所述,Ad5-HIVgp160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性疫苗;IL15基因佐剂协同poly(I:C)可以增强HIV DNA疫苗初免/腺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延长免疫反应作用时间,为IL15佐剂协同poly(I:C)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家访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容量控制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家访、QQ家访和登门家访方式,对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过的4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干预。结果通过6个月干
燃气透平发电机是海上油气田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由于海上生产平台空间的局限性,大部分海上油气田发电机并未设计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对某海上油田燃气透平发电机烟气余热回
<正>1月15日,华北石油分公司应全球甲烷行动(GMI)组织邀请,派出相关负责人与该组织美国环境署代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代表以及全球甲烷行动组织网络成员——加拿大CLEARSTONE
2003-2006年,在小麦、玉米、番茄、马铃薯4种作物上进行微生物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可使小麦、玉米化学肥料基肥用量降低25%~30%,并使小麦、玉米的产量比常规施肥量高
<正>在大量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一节课时间不够用,最后不得不拖堂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繁多,容量大,教学节奏快;教学目标不明确,结构混乱,缺乏层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商业地产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等,指出符合与开发地块及周边区域匹配的商业体量的重要性。在梳理国内外商业地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者理论、商圈理论等
<正>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重症急腹症,即便手术后坏死组织清除,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引流及胆道减压,也难免发生多种并发症乃至死亡。文献记载死亡率可达到40%~50
在总结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研究,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建筑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途径。
<正>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狼疮性肾炎数据库。以2001年1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