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典型土质道路产流产沙特点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质道路是一种在山区分布广泛的道路类型,路面容重高,饱和入渗率低。这种特性促使道路在较小的降雨强度下也能形成径流,是流域中形成超渗产流的主要区域之一。因此,土质道路是一类不同于一般坡面、沟谷的特殊侵蚀环境,其水文特性及侵蚀规律必然有自身的特点。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过程中修建了大量道路,限于经济条件,大多为土质路面。鉴于水沙问题对三峡水库的重要性,本文以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为研究区,以村村、村镇两种典型土质道路为研究对象,在0.5、1.0mm/min两种人工模拟降雨强度下,定量研究土质道路径流泥沙特点,以期阐明其产流产沙规律,为土质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实地调查分析,受人为干扰强烈的土质道路砾石含量较高,土体容重大,村镇道路普遍达到2.0 g/cm3;饱和入渗率极低,最低可达1.6 mm/h;土体雨前含水率也比一般坡面低10个百分点;土粒排列紧密,土体抗冲性大;地表裸露,仅村村道路存在杂草;人为扰动强烈,路面存在易随径流流失的浮土层,村镇道路浮土重达0.4 kg/m2。(2)土质道路产流时间短,产流前累积降雨量小,0.5 mm/min时,均在累积降雨量达到4 mm之前产流,当雨强为1.0 mm/min时,累积降雨量<2 mm时均产流;径流系数较大,均在70%以上。道路产流率在产流初期急剧增大,且短时间内趋于稳定。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雨强差异是影响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道路类型差异仅在0.5 mm/min雨强下对村镇道路径流参数的影响达到显著;道路下垫面物理性状对径流的影响较弱,与径流系数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0.5 mm/min雨强下,村村(r=0.859*)、村镇(r=0.824*)道路砾石含量达到了显著水平。(3)径流含沙量在产流初期即达峰值,随累积降雨量增加而下降,随后趋于稳定,当累计雨量达20mm左右时,含沙量又有所增加。1.0 mm/min雨强下,产流初期即达峰值,随后降低;而当雨强为0.5 mm/min时,产流初期含沙量先增大至峰值后减小。村镇道路含沙量峰值可达到28.58 g/L,村村道路可达23.64 g/L;累积降雨量达9 mm时,村镇道路含沙量降幅达52.2%,而村村道路亦达到了34.6%;累积产沙量变化曲线也随径流含沙量相应的变动。土质道路面浮土层是产流初期主要的泥沙源,随径流的不断冲刷,浮土层逐渐消耗殆尽,土质路面成为主要的泥沙源。降雨(F=7.382**)及道路类型(F=1.296*)差异均能够显著影响径流含沙量的变化。道路下垫面物理性状与径流含沙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土体容重、单位面积浮土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村镇道路砾石含量亦达到显著;杂草覆盖度在0.5mm/min的村村道路上达到了显著。(4)侵蚀率是坡面地表径流冲刷泥沙源的结果,产流初期,侵蚀率较大,后又随泥沙源的变更、侵蚀类型的变化而有所减小并在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在降雨后期,随着径流侵蚀下切,侵蚀率又有所增加。0.5 mm/min时,侵蚀率变动趋势比较明显,当雨强为1.0 mm/min时,这种趋势有所弱化。降雨(F=8.492*)道路类型(F=6.082**)对侵蚀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道路下垫面物理性状各因子与侵蚀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质道路土体容重、单位面积浮土重量均与侵蚀率显著相关,杂草覆盖度与砾石含量亦表现出了较高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础的方程,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只要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差错,现将同学们在作业中常见的错误归类剖析如下,以供参考.一
执教《倍数和因数》一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但上下来效果却不太理想。原因一是我忽视了所教班级的学情,二是教材中看似并列的两个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已有经验的不同,对学
湖南省1994年审定的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简介农夫,朱校奇(湖南省种子公司)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1月召开了第十次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17个农作物新品种(组合)。现将其来源、产量表现
一些一次方程组的系数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若能抓住其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消元,解题过程显得简捷明快.一、两个方程的常数项相同——先消去常数项例1解方程组(?)分
大蒜套玉米粮菜双过超千孟祥平邯郸市农业技术站 056001永年县姚寨乡胡寨村农民刘观朝,1993年种植3亩大蒜套玉米.获得粮菜双过千的好收成。其中玉米亩产514公斤,收入339元;蒜薹700公斤,收入770元;蒜头900公斤
植硅体(phytolith)是在植物根-茎-叶系统细胞内或细胞组织间硅化而形成的非晶质二氧化硅,常包裹约1%6%的有机碳(phytolith-occluded carbon,PhytOC),即植硅体碳。植硅体碳在植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9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了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二阶段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现有5G新空口的关键技术和方案设计,可全面
勾股定理,一个古老而为公众所熟知的数学定理,一个经久而魅力无穷的数学定理!说它古老,是因为在距今3700多年前,古巴比伦人最早发现15组勾股数,并把它刻写在泥板上;说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