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运动的可伸缩AVS视频编解码系统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信息的直观性、确切性、高效性、广泛性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通信领域受到极大青睐。但是,视频信息量大又极大的限制了其在Internet和移动网络中的处理与传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Internet和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视频压缩问题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并在视频编解码技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2006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音视频编码标准AVS开始实施,为我国视频通信技术开辟了广阔的的发展空间。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的视频应用已从过去面向存储的视频编解码应用转向面向网络传输的视频编解码。面向网络传输的视频编解码主要受带宽以及终端设备多样化的限制。如何使网络视频业务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网络的带宽需求,以及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设备终端的不同需求,成为现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伸缩编解码应运而生。可伸缩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经过一次性压缩编码后产生的码流能被可伸缩解码器解得不同码率、帧率、空间分辨率和视频质量的视频图像。因此,产生的视频流具有能够适应网络和终端变换的特性,可在规定的码率范围内提供较高的解码质量,具有码率可变等优点。但是,好的伸缩性能也造成可伸缩视频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实践应用的难度较大。基于上述问题本课题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套可伸缩编解码系统,在提高可伸缩视频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视频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深入研究AVS编解码原理及官方发布的参考编、解码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运动变换的可伸缩编、解码系统设计思想。该系统针对传统分级可伸缩编码运动搜索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保持运动的可伸缩编解码。该算法只对基本层进行运动搜索,对上采样得到的增强层使用基本层对应参考帧的运动矢量MV (Motion Vector)。因此,减少了增强层的运动搜素,不仅减少了传输比特而且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由此带来的信噪比PSNR的降低则由更加精准的滤波器与相匹配的量化来补偿。
其他文献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发射信号进行直接射频调制已成为射频无线电的发展趋势。正交调制器可以在输出更高功率的同时提供具有更好线性度的调制信号,从而无需在发射信号通道中
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的“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目前已进入全球组网阶段,具有极大的军事和民用价值。随着北斗信号公开服务部分的开放,广泛应用于国防、抗震救灾、航海、
电视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从黑白电视发展到彩色电视,从模拟电视发展到数字电视。它的使用早已超越了广播娱乐界,广泛地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作为数字电视的最高标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领域的技术融合成为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综合了多项技术,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本文从物
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目前电力行业发展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本文以解决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为目
在高速无线数据的传输系统中,一个基本的挑战是克服多径传播的影响。多径弥散效应导致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甚至会
本文基于功能分层的无人机(UAV)通信网络,研究了由于网络节点高速移动而带来的移动性管理问题,包括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其主要内容有: 1.研究了无人机超视距通信的传输体制,分
专用分组无线通信网不仅要求网络能够自组织,还要能够提供具有QoS保证的多业务通信能力。因此在无线资源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保证多业务的QoS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专用无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来自各种无线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数据量在爆发式的增长,传统的蜂窝网架构和物理层技术已远远无法达到这种通信容量的需求。这也促进了对包含宏基站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