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b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中远期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介入科采用一次或多次PSE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及3年的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肝功能指标、脾脏缩小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是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置导管于脾动脉主干后行DSA,观察脾动脉主干走行、分支及脾脏的大小,再超选择插入脾中下极的动脉内,用混合抗生素的造影剂作为载体,栓塞物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真丝线段,根据脾脏大小、小动脉分支数及血流速度来确定栓塞程度,术后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所有病例按栓塞程度不同分成3组,A组:栓塞程度>60%者14例,B组:50%~60%者18例,C组:<50%者10例。结果PSE术后,3组远期有效率分别为71.4%(10/14),61.1%(11/18),50%(5/10),复发率分别为21.4% (3/14),27.8%(5/18),40%(4/1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一直维持到术后第3年(P<0.05)。C组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与术前比较亦明显升高,但只能维持到术后第1年(P<0.05),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在PSE术后1个月就降到正常范围以下。A组比B组的远期疗效更显著(P<0.05)。RBC各组数据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随访肝功能ALT、AST、ALP、γ-GT均有下降,但ALB均稍有升高。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及3年复查CT:脾脏逐渐趋于缩小,坏死区呈现均匀低密度,术后6个月栓塞面积与第1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随访1~3年,A组较其他两组脾脏明显缩小,有显著差异(P<0.05)。6个月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为7.95%(3例),11例患者出现腹水,此14例患者中栓塞程度超过70%。术后随访1年、2年及3年,未见细菌性腹膜炎及脾破裂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着栓塞程度的增加,术后反应加重,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结论PSE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变化趋势与栓塞程度密切相关,控制在50%~70%可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中远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必要时可分次栓塞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以说PSE是一种治疗脾亢的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方法,能达到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在市场交易中,同样的精细化工品,在质地、功能和使用价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价格差别竞可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问题在于品牌.一种是名牌,另一种不是名牌,这就是价格畸差的主要
期刊
中信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由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得到”App课程主理人王煜全所著,作为投资人,作者在投资海外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过程中,深
期刊
我们平时是怎样做决策的?以前还真没想过,这太自然了,可是看完《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却能让我们多少知道一点,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这些行为,凡事背后必有道理.rn本书的
期刊
一只无人问津的破产股,一家淡出公众视野的没落公司,却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暴涨1480%,盘中触发熔断达20次.rn算是又一次见证历史吧,虽说今年见证的多了点,但看着还是挺激动.因为
期刊
目的:脑梗死、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产生危害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二者共同的发病基础,两者同时并存率很高,关系密切。国外曾有报道脑梗
期刊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自应用以来,以其独特的临床优势,成功地救治了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因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