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逐步完善,在提高医院整体效率的同时,为人民群众看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医院信息化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必不可少的支撑力量。目前,社会对医院信息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其发展状况和趋势的研究。关于济南市卫生系统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状况的研究尚未开展。研究目的通过对济南市卫生系统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和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为加快济南市卫生系统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包括信息化分管领导在医院中的地位、信息化部门设置及负责人、信息化规划与预算制定情况等指标。(2)信息化基础建设隋况。包括资金投入、计算机及服务器等硬件设施拥有及利用、互联网接入配置、医院网络节点配置等指标。(3)信息化应用状况。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应用水平、对信息系统应用满意程度、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操作系统、信息系统标准化、医院网站建设情况等指标。(4)信息化部门及人员配备。包括信息化部门业务范围、工作人员数量、工作人员学历层次等指标。(5)信息安全情况。包括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采取的措施等指标。(6)医院信息化发展障碍因素。2.研究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展开调查。调查问卷应用2006年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估数据采集表》,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略作修改。调查对象为济南市卫生系统3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包括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24家。所有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经检查数据无误、无遗漏后,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医院对信息化工作较为重视。26家医院有信息化分管领导,24家医院设立了信息化专职部门,8家有医院信息化预算,15家医院明确了信息化发展规划。部分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在资金预算、规划等方面需要加强。2.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为0.77%;硬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73.87%。30家医疗机构每百人拥有计算机41台,30家医院拥有服务器117台。30家医院全部接入互联网。3.医院信息化应用情况。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应用情况排在前三位的是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和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使用率分别为100%、93.33%、86.67%。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实施比例最高的子系统为住院护士工作站系统,达到90.00%。数据库操作系统使用分散,信息系统标准化使用需要进一步统一。医院信息系统使用效果较为明显。21家医院建立网站,网站功能多处在发布信息和宣传等初级阶段。4.信息部门及人员配备。30家医院拥有信息化工作人员114人,占职工总数的0.08%,每百张床位数信息化工作人员1.46人。信息化部门工作人员多为3-5人,专科以下学历人员占56.14%。5.信息安全情况。17家医院信息化安全资金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低于5%。23家医院只采用了一种网络安全措施,2家医院无任何网络安全防护措施。6.医院信息化发展障碍因素。28家医院将“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作为影响信息化发展的首位因素。信息化工作人员缺乏、投资回报无法量化、缺乏信息化标准排在24位。7.济南市卫生系统医院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比例、电子病历、IT新技术应用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的使用率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医院信息化部门平均员工数指标低于全国水平。研究结论1.医院对信息化工作重要性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性建设较差2.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3.医院信息系统作用初显,多数医院信息系统处在起步阶段4.医院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分散建设,标准不统一5.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现有技术人员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6.医院信息安全还比较薄弱7.医院信息化水平与全国基本一致,有些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做好宏观指导,推进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设立公立性医院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医院信息系统统一开发,便于信息共享;医院应准确定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保证已建信息系统的切实应用;抓住医改要求加强卫生信息化的有利时机,做好新技术应用和系统集成工作;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为今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多渠道吸引和培养人才,确保发挥卫生信息化人才最大效用;在加快推进信息化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