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以中、日、琉三国关系为中心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琉历史关系渊源久远,始于洪武五年(1372年).在政治经济上中琉双方建立起册封朝贡关系;文化风俗方面,琉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巨大影响,中琉关系历时明清两朝、500多年.然而中国历代册封使臣在琉球社会发现了许多来自日本的人和物,琉球一方面向中国称臣纳贡,一方面与日本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正是这些关系成为日后日本吞并琉球,切断中琉历史关系的借口及历史根源.该文结合中日双方有关琉球的基本文献资料,对中国士大夫有关琉球问题的纪录作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分析,首先以历代册封使录为重点,探讨册封使臣是如何记载在琉球社会发现的日本文化和日本事物.然后以明清实录为基础,以琉球领封问题为焦点,探讨万历末年士大夫们是如何应对以琉球为舞台展开的中、日、琉三国关系.最后结合日本外交文书等基本史料,以"琉球处分"为对象,考察何如璋、李鸿章、刘坤一等朝廷大臣为首的中国士大夫官员如何看待和处理中琉关系.目的在于揭示以中国为宗主国,含日本、朝鲜和琉球等藩属在内的册封朝贡体系从建立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中,士大夫官僚们所起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防爆工业监控系统作为工业生产领域安全生产与监控管理的重要系统,对于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对于防爆工业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实现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实现,推动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工业生产 防爆监控系统 爆炸 安全性 结构功能 设计应用 前景 分析  防爆监控系统是工业生产与发展研究领
本文试图以明代经筵日讲制度作为突破口研究明代的帝王之学,并揭示经筵日讲制度在明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以及其与内阁制度之间的联系。 我国古代一直将治学作为人生要务。寻
水西彝族是明代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在整个明代,水西彝族不但完善了自己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西南地区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前人的学术成果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用越来越被学者们重视的佛教典籍《大藏经》中有关史料结合正史探讨隋唐社会各方面的内
本论文第一次大量引用英国人亨利·奚安门(Henry·Sherman)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刊的《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的言论来兼评“同治中兴”中外和局的时代特点。在西方列